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伏生》即将上演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孟冰、冯必烈编剧,王晓鹰导演,侯岩松、涂松岩、俞颖、佘南南主演的话剧《伏生》,作为“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展演交流剧目于6月4日至7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参加了第27届梅花奖的竞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侯岩松榜上有名,凭借主演《伏生》喜获梅花奖“一度梅”。
《伏生》讲述了秦时统一天下,伏生通晓儒学精髓,被立为博士,而当尊崇备至的儒学地位沦至废黜时,伏生竟在“焚书坑儒”中传奇般地保存下了儒家大成之作《尚书》。
全剧透过伏生与其一家,及其追随一生“亦敌亦友”的大臣李斯的人物视角,折射生命与文化的宏大命题。同时,创造性地将戏曲动作安插在话剧人物表达中,自成格局。歌队“功能性演员”在剧中饰演奴隶、兵士等近10个角色,亦为本剧一大亮点。
导演王晓鹰表示,《伏生》虽然是历史题材,但传递的是一种文化态度,文化其实与生命有关,文化要留存需要人的认识并去保护。剧中的伏生把书与生命融为一体时甚至将自己放在了无法解脱的困境中,作为一个文化人和一个父亲,他该如何去做,最后他选择了像蚂蚁一样卑微地活着,这个时候,文化的保护成了一个背景,困境中的人格力量显现了出来。
编剧孟冰以诗化的语言来诉说这部煎熬灵魂的历史大戏,优美的词藻背后是伏生悲壮的一生。由侯岩松、涂松岩分别扮演的伏生和李斯在剧中针锋相对:伏生保书,李斯焚书;伏生坚守儒学,李斯力撼法家;伏生妻离子散,李斯脑袋分家;李斯的步步为营,最终也无法阻挡伏生的棋胜一招。编剧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侯岩松饰演的伏生,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担起历史重担;它还通过“甩发”、“抢背”等戏曲身段,来表现人物的悲剧性,一个“抢背”仰面朝天,伏生之悲跃然台上,比几十句台词还有用。精湛的演技,让剧情更显得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伏生》全剧流淌着凝重的历史感,但又不忘映照当代。悲怆的感慨中道尽了文化与人的关系,在极痛中发出对人生选择与意义的拷问,震彻心灵。
《伏生》自首演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先后受邀参加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六届奧林匹克戏剧节,并作为文化部主办“大地情深”项目赴多地演出,皆受赞誉。
“梅花奖”获得者侯岩松,曾参演话剧《女仆》、《第十七棵杨树》、《屋外有花园》、《荒原与人》、《坚守》、《四世同堂》等优秀剧目,在《伏生》演出中,他展现了高超的表演水平,完美地将“伏生”这个角色呈现于观众面前。
著名戏剧教育家、导演、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徐晓钟认为,侯岩松扮演的“伏生”,在表演中用鲜明的带有技艺性的形体动作来作为“在体验基础上的再体现”的“体现”语汇和形式,揭示了人物的心灵。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王敏认为,侯岩松塑造的伏生可圈可点,他的激情,他的幽默,他的犀利,他的“昏聩”,或醉,或醒,都那样恰切有度。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