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著名指挥家姜金一先生、小提琴家高参先生携世界名琴“杜庞将军”与内蒙古交响乐团合作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为我区各族群众送上了一场高水准的音乐盛会。
内蒙古交响乐团此次共为新疆听众带来了三首曲目。其中第一首《前奏曲》是内蒙古著名作曲家永儒布的作品。作品描写草原上蒙古族人民为保卫母亲河—黄河的一次壮丽战斗情景。曲调时而激烈昂扬,时而低缓徘徊,时而平和宁静,使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产生无限联想。另外两首曲目都是芬兰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一首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或如哀婉的叹息,或似狂野的舞曲,或如擂擂的战鼓,演奏变化无穷,而且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将听众带入一个奇妙的音乐世界;另外一首是《第二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表现了芬兰人民受到外族入侵后的压抑及觉醒过程。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
“这次是内蒙古交响乐团首次来疆演出。我们选择两首西贝柳斯的作品,除了为新疆观众奉献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外,还是以这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诞辰150周年。”内蒙古交响乐团副团长柴林说,值得一提的还有本场音乐会上那把制作于1727年的世界名琴—杜庞将军。这把名琴是意大利提琴制造家安东尼奥·斯特卡迪瓦尔83岁时的艺术杰作。当时,他将一块枫木料一分为三,制作了三把惊为天人的小提琴,幸运的是这三把小提琴一直保存至今,其中一把就是今天由小提琴演奏家高参先生演奏的“杜庞将军”。“目前这把小提琴价值两千万元。虽然历经二三百年的历史,但这把小提琴音色自然纯正绝美,艺术家琴弦一拨,就能撩动人的内心深处。这把名琴加上艺术家高超的演奏能让听众听到平时听不到的美妙音乐。”柴林说。
本报乌鲁木齐6月4日讯记者李菡报道:4日晚,在新疆人民剧场,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用娴熟的技术和细腻表演奉献了一场中西合璧的交响音乐会。特别是大型原创交响乐组曲《滇池》选段的精彩上演,让观众领略了云南文化的魅力。
伴随着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跌宕起伏的旋律,音乐会拉开序幕。之后,大型原创交响乐组曲《滇池》选段《节日序曲》与《彝韵》奏响。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卫东介绍,《滇池》是在2014年,特别邀请中国交响乐团团长、作曲家关峡创作的曲目。这也是昆明人首次以交响乐的形式颂咏母亲湖。它承载着昆明人世世代代对滇池的赞美。《节日序曲》与《彝韵》是《滇池》中特色最突出的两个选段。“作品是把西洋音乐的技法与云南本土音乐的精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部作品寓意丰富,又非常具有时代感。”李卫东说。音乐会上半场在欢快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中结束。
在下半场,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奉献了德国古典主义作曲家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在曲目起奏前,著名指挥卞祖善为观众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表达的内涵以及该如何欣赏等。他说,该作品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包含了作曲家对人生的感受,仿佛是作者一生音乐思考的总结。
本场音乐会特别聘请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乐队首席刘云志执棒。当刘云志指挥棒在空中戛然停住,收拢最后一个音符时,全场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观众们的热情使得艺术家们返场,并奏响了一曲新疆名曲《玛依拉》,音乐会完美落幕。
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一个年轻的职业交响乐团,由原云南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与昆明交响乐团重新组建而成。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交响乐团今年恰逢该团成立5周年。5年的时间,昆明聂耳交响乐团从一个年轻的乐团快速成长起来,挤进了全国交响乐团的前列。
自乐团成立以来,每年都至少组织创作一部云南原创交响乐精品。5年的时间已推出了《高原情怀》《丽江风》《拉祜野阔》等9部原创作品。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