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正式开幕——高水准、国际化赛事发掘全球优秀舞蹈人才
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开幕发布会
7月10日,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隆重开幕,来自世界五大洲24个国家的百余位选手将在6天的赛程内,展开9场紧张激烈的角逐。由14位国际舞坛顶级大师组成的评审阵容将为选手们评出多个奖项。比赛期间,还将同步推出大师班、工作坊、芭蕾艺术展、舞蹈研讨会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活动。7月10日的大赛开幕发布会上,古典芭蕾组的评委们齐聚国家大剧院,与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大赛艺委会主席赵汝蘅共同解读了本届比赛的亮点。
高水准决赛评委阵容(从左至右:朱丽叶·肯特、德克·巴登霍斯特、胡里奥·博卡、金惠植)
国家大剧院主办、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承办、吕丽君基金会特别赞助的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至今已是第三届。高水平的评委阵容成为了该赛事的重要“标签”。从首届开始,大赛就确立了选择评委的严格标准,大赛艺委会主席赵汝蘅曾表示:评委要体现当今舞坛的中坚力量,更要具有多元、包容、创新的意识。本届比赛配备的9位古典芭蕾评委来自世界各地,其中有很多全球重要舞团及大赛的“掌门人”,比如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曼努埃尔·勒格里,南非开普敦国际芭蕾舞比赛创始人、艺术总监德克·巴登霍斯特,乌拉圭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胡里奥·博卡,澳大利亚昆士兰芭蕾舞团艺术总监李存信,辽宁芭蕾舞团团长曲滋娇等;同时也不乏活跃在舞台的优秀艺术家和传奇人物,如莫斯科大剧院芭蕾大师亚历山大·维特洛夫,原美国芭蕾舞剧院首席明星朱丽叶·肯特,原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席罗朗·伊莱尔等,以及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艺术总监金惠植。本届评委之一的李存信接受采访时说:“中国芭蕾舞和编舞水平的提高为中国芭蕾赢得了声誉和尊敬,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渐提高,希望本届比赛能够发掘出好的人才。”而众多“大咖”评委担任“伯乐”,对参赛选手无疑是很好的激励,大赛高水准、高规格的平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舞蹈人才的关注。本届比赛的选手报名人数达到了200余人,100余人入围决赛,均为历年最高。7月8日开始,参加古典芭蕾比赛的选手们已陆续从世界各地抵达北京,并与7月9日举行了抽签仪式,11日,首场比赛将正式开始。
多层次、立体化赛事安排,搭建交流与创新的平台
比赛艺委会主席赵汝蘅曾经表示:设立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初衷之一,是希望搭建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的平台,同时可以挖掘芭蕾舞蹈表演人才和编舞人才,也希望在大赛的过程中,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专家、选手,观众交流、学习。”本届大赛策划安排了一系列丰富立体的活动。在7月10至19日间,将举行6场名家授课的大师班、工作坊,并面对公众开放售票;2场专业舞蹈研讨会将带来业内的深度交流对话,此外,还设置了艺术教育讲座、芭蕾艺术展、舞蹈夏令营等等全方位多彩的活动,不论是业内人士、舞蹈爱好者还是刚开始接触舞蹈的普通观众,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著名舞蹈艺术家许芳宜曾经在第二届比赛中教授大师课,本届比赛中她不仅将担任编舞组评委,同时还将抽出时间参加编舞工作坊授课。许芳宜说:“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选手的表演、才华能被很多世界顶尖的艺术家看到。比赛正在做的事情,是把世界带到这些年轻选手的眼前。更棒的是,比赛还非常鼓励选手们去创新,我希望能在这些参赛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他们对舞蹈的热情。”
中外舞坛新秀领衔开幕式,“融汇”东西方舞之精髓
10日晚,随着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的致辞,第三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天开幕演出中,年龄在12至15岁的优秀中外舞者们,将呈现精彩的演出。上半场,由拂晓之星艺术中心的幼儿学员们带来活泼可爱的开场表演。朱丽叶特·博斯克、米可·弗盖蒂、金信永等近年来在国际芭蕾大赛崭露头角的舞蹈新秀们作为特邀嘉宾,将表演《古典大双人舞》、《艾斯米拉达》变奏等古典芭蕾精彩选段。
下半场,则由中国舞坛新星们表演经典的中国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精品佳作,令中外来宾眼前一亮。华宵一的《点绛唇》,孙科的《逼上梁山》,苏鹏的《乘风归去》,李艳超、黎星的《沙湾往事》选段,唐诗逸与汪子涵的《水月洛神》选段,以及特邀韩国舞者金愈娟带来的《梦》,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东方韵致。而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学生们表演的《香格里拉传统东旺锅庄》,则以壮丽的群舞展现了华夏大地少数民族的风采。在开幕式当晚靓丽的青春风采之中,为期六天的赛事大幕全面拉开。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