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分享传承中华技艺
8月的上海,书香满城。21日晚,上海展览中心西阳光蓬内传出的悠扬琴声,吸引来众多读者——《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新书签售活动在这里举行。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古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振高、琵琶制作技艺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高占春,以及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亲临书展签售会现场,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阅读《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点滴感受。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是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之一,是第一本详细、专业记录了古筝、二胡、琵琶制作工艺的书籍,同时也记录了上海民族乐器制作人在过去数百年中的勤劳与才智、传承与创新,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的传承与发展献出了微薄之力。
千年的沉木散发着古老的气息,悠扬的琴声沁入人们的心田。古筝、二胡、琵琶……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我们喜之,贺之,有幸遇见闪耀着历史印记的中国传统乐器。然而,多少年来,这些乐器的制作总是让我们充满好奇。面板的烘烤、二胡的鞔皮、琴弦的工艺……每一个环节都对乐器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着乐器的音色及乐曲内涵的表达和挖掘。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历经岁月变迁,依然保留着丰富的传统工艺,延续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通过对古筝、二胡、琵琶的制作工艺进行层层剖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以最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当读者翻阅、品味这本传承中华技艺的书本时,所有先辈的记忆都将一一复活。
作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单位,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通过企业办学、技术培训、收徒授艺、制作比赛等方式保护和提高乐器制作技艺,并注重向社会大众推广和普及民族乐器知识,实现了开发和保护的双赢,为制作技艺的可持续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