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 2015辽宁市民交响音乐周的帷幕在盛京大剧院正式拉开。在一周的时间里,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本溪、丹东和葫芦岛六座城市的六个交响乐团将联手为初秋的辽宁奏响新乐章。
如今,在辽宁的各大城市,听交响音乐已经不算太大的新鲜事,特别是沈阳、大连两市,几乎每周都有音乐会。那些喜爱交响音乐或是对交响音乐感兴趣的民众,不必专门去北京、上海,在自己家门口也能欣赏到高水平、高质量的交响音乐演出。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交响音乐正在成为给辽宁文化生态增添新的养分的一股蓬勃的力量。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辽沈人民对高雅艺术的需求不断提升,交响音乐由此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受众基础。
近年来,以辽宁交响乐团为代表的辽宁各地交响乐团与国内外顶尖艺术家或团队合作,不断培养和吸引人才,探索艺术与市场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的精湛演出,让交响音乐真正开始深入地区文化生活,甚至在辽宁带动起以交响音乐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潮流。
翻看2015辽宁市民交响音乐周的宣传单,六个乐团的简介颇值得一读,因为它们各自代表了辽宁交响音乐文化的特点,也呈现出辽宁交响音乐文化形成的轨迹。
其中,沈阳交响乐团是专业交响乐团,拥有80余位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家和演奏员,其中有7位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乐团声部首席全部由国内知名演奏家及欧美留学归国的学者、教授组成,迄今为止,已排演了近百首中外名曲,此次音乐周的开幕演出便是由该乐团负责。今年6月,沈阳交响乐团与钢琴家张杨合作推出钢琴协奏曲音乐会,成功挑战高难度作品——拉赫玛尼诺夫 《第三钢琴协奏曲》,7月又与国际知名大提琴家苏纳特·易卜拉欣莫夫联手演出。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虽成立仅六年,但已与郎朗、宁峰、杰拉尔多·里比罗、刘云志、李青等著名演奏家合作演出。而葫芦岛爱乐乐团则是由葫芦岛市音乐爱好者自发组建的群众性文艺团体,成员既有知识分子、学生,也有普通工人、农民,他们完全是凭着对高雅音乐的单纯的爱好而变成了播撒种子的人。
从专业到业余,从大师到普通爱好者,交响乐团的不同构成体现了辽宁交响音乐文化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为交响音乐文化在辽宁的生长开辟了空间,涵养了土壤。
2015辽宁市民交响音乐周虽然只有短短七天,但仍然可以创造许多契机,使交响音乐文化在辽宁的根脉扎得更深,从而为辽宁这片土地培厚精神土层,塑造新的气质。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