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音协“辽河组歌”主题音乐创作采风纪实
辽河是辽宁文明的发祥地,是辽宁人民的母亲河,是辽宁地域文化的象征。为此,省音协将专业词曲作者组织起来,通过音乐组歌的形式去赞颂自己的母亲河,为辽宁音乐文化留下印迹与成果。“辽河组歌”为宣传部立项项目,力争今年完成创作。
省音协已经组织我省词曲作家进行了两次采风,第一次于5月14日上午,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省人大常委、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秀杰;省文联副主席林建宇;省文联正厅级巡视员洪兆惠;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应邀出席会议的还有著名作家、一级编剧陈国峰,著名词作家胡宏伟、吴善翎,著名作曲家李延忠、马登弟、刘聪和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刘晖等来自省内的近20位音乐家、作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汪敏秘书长主持。
汪敏秘书长首先向大家转达了省委宣传部领导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明确了会议日程和任务安排。而后,就“辽河”主题音乐创作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会上,王秀杰副主任以她三年的辽河行所感所思,分别从辽河的地域条件、辽河的文明特征、辽河的生态环境和辽河的文化传承等方面向与会同志作了全面认真细微的讲述。从潢源寻水、大山河源、探源辽河掌到辽水汇流处,她以自己的真实感悟和切身体会和大家交流了她一路见证辽河口的荣兴与兴隆的全部过程。洪兆惠主席则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辽河精神和辽河魂”“同人一样的主体”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了交流。词作家胡宏伟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线,与大家探讨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观点。作家陈国峰认真地记录着笔记,以一个音乐外行学者的身份,不时向大家请教音乐知识,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忧虑。在聆听和学习中外一些写大河的交响合唱,组曲等体裁的作品时,范哲明教授与大家亲切交流,侃侃而谈。采风活动得到了盘锦市委、市文联、市音协的大力支持。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后期交流研讨顺利,圆满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和目的。
第二次采风活动于7月9日—10日,由省音协秘书长汪敏带队,组织音乐家一行14人赴抚顺清原。通过清源之行,音乐家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浑河源头的地域环境与汇流的形成,感受了浑河源头源源不断的泉水对辽宁人民的滋养和哺育。同时,音乐家们畅游了大自然赋予浑河源头的天然美景,让艺术家们领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原生态文化的魅力。采风过程中,音乐家们一边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一边畅谈了采风活动的收获和感受。词作家胡宏伟在与沿途老乡交流时,词性大发,随即创作了歌词《抗战煎饼》,并为大家朗诵,博得阵阵掌声。
本次采风活动,既是音乐家们下基层摄取丰厚的生活养分,也是为辽河音乐主题创作任务积累素材。在返回途中,大家纷纷表示,通过采风,对河流音乐的主题形象,艺术思维,结构布局等等都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词作家吴善翎、贾铮、程绿竹在返回的车上就创作出了《河源之愿》《源》《河之源河之尾》《寻源》等6首歌词作品。音乐家吕威在到家后的第二天就为其中一首词谱好了曲。我们坚信,大家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创作态度,必将为下一步继续“辽河音乐主题创作”,开拓视野,提供遵循。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