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晚,郑京和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独奏音乐会在苏州上演,作为国际乐坛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郑京和为台下的苏州乐迷献上一场美妙绝伦的音乐盛宴。演出前,郑京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郑京和,1948年生于汉城,父亲是一位律师。因为父亲对音乐有着一份热爱,所以接连出世的七个孩子全部都学习音乐,并且长大后有六人以音乐为业,成为韩国最著名的音乐家族。在超过40年的演奏生涯中,郑京和一直是国际舞台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她的演出载誉全球,1972年获韩国政府颁授最高荣誉的国民贡献奖,还曾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赞誉为对英国文艺界贡献最深的人物之一,这些都是对职业演奏家的最高认可。郑京和的音乐会、她的每一张唱片,无论是新推出的版本还是早年的录音,都广受乐迷青睐。她弓法精准利落,快板明亮爽朗,慢板柔韧致密,演奏宜古宜今,如此全方位的表现即使男性小提琴家中也罕有其匹。
此次是郑京和第一次来苏州演出,她希望通过《姑苏晚报》向广大喜爱她的乐迷们道声感谢:“很高兴能为你们献上巴赫,能在这么高标准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演出,这让我无比高兴。”68岁的郑京和在经历05年手指受伤退隐乐坛7年后,如今依旧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郑京和对此非常感恩:“我手指恢复之后,每场演出都是上天给我的一笔财富,所以我现在特别放松也特别感恩。我现在什么压力也没有,只想享受这个过程。”
这位“小提琴女王”还坦言,自己人生中最美妙的瞬间,都是在现场音乐会中发生的,音乐会能让她和观众近距离接触,音乐将直接触及他们的灵魂。“许多观众通过我灌录的CD认识我,但现场音乐会更充满挑战,不能容许一点瑕疵,我必须全力以赴。现在我将近70岁了,我挑战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这是迄今为止最艰深的小提琴作品之一,但能演奏这部作品我感到无比荣幸。对一位观众来说,一生中能亲耳聆听1702年的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演奏出巴赫无伴奏作品的机会,能有几回?我很高兴能为中国观众、能为苏州观众演奏。”
其实,郑京和人生所学的第一门乐器是钢琴,可是她觉得那个庞然大物对她来说简直太痛苦了。当她第一次接触小提琴时,却欣喜异常,感觉马上与小提琴融合了血脉。“兴趣相当重要,我学了两周就能上台演出了。”对于学琴心得,郑京和纠正了一些琴童家长的误区:“在中国,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郎朗;在韩国,家长看到我的演出,都会鼓励孩子,成为我。对于孩子来说,以一位卓越的艺术家为榜样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有不同的声音、灵魂和品位,即便是双胞胎也不完全相同。所以你们要明白,你们不会成为第二个郑京和,也不会成为第二个郎朗,你们要成为你们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谈到未来的规划和挑战,郑京和透露,接下来自己会录制一张与凯文·肯纳(郑京和御用钢琴伴奏)的二重奏CD,以及和杨松斯等大师合作,录制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所以你们看到的我,充满了能量。”虽然是乐坛大姐大的人物,但郑京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得十分小女人。如今儿子都已成人,郑京和跟自己的两只爱犬生活在一起。一只叫约翰·内斯,另一只叫克拉拉,“约翰·内斯的名字是我最爱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名字的前缀,他的音乐很富有浪漫情怀。”郑京和一边翻出手机里爱犬的照片给记者看,一边还忍不住朝照片做了个时下流行的爱心手势。很难想象,这就是在舞台上令不少指挥也“闻风丧胆”的“小提琴女王”。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