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开票
演出时间: 2016.02.18 - 2016.02.21
演出剧场:歌剧院
演出时长:约165分钟 (包含中场)
日期/场次:
2016.02.19 周五 19:30
2016.02.20 周六 19:30
2016.02.21 周日 19:30
演出介绍 曲目 购票说明
这是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这是永不褪色的青春记忆雷蕾、易茗谱写父辈旋律,陈薪伊执导展现人性颂歌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重温老歌冰山下白杨旁,帕米尔红花盛放
早在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一经播映立即在全国观众中引起轰动,尤其是片中的主题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口口相传的民族旋律。2014年,国家大剧院将这部经典作品以歌剧形式搬上舞台,让那朵见证着爱情、见证着民族情谊的花儿再度绽放。 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由同名电影作曲、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之女、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雷蕾作曲,著名词作家易茗担任编剧。作品保留了原电影音乐的“主题”,众多新创作的唱段也十分动听,使整部歌剧更具旋律性、画面感。易茗、雷蕾夫妻强强联手,对作品进行了反复的打磨和推研,传承父辈经典。
本剧于2014年12月成功首演,由著名指挥家吕嘉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我国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携手国际主创团队,实现国家大剧院“中国故事,国际制作”的首举,迪里拜尔、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杨小勇等维、汉两族歌唱家倾力演绎,收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作 曲:雷 蕾
编 剧:易 茗(根据1963年由乌·白辛编剧、赵心水导演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同名电影故事改编)指 挥:吕 嘉
导 演:陈薪伊
舞美设计:孙大庆
服装设计:吴俊羲
灯光设计:韦尼乔·凯利
多媒体设计:塞尔乔·梅塔里
编舞:靳苗苗
化装设计:田丹
配器:白浩钰、雷蕾
真古兰丹姆:迪里拜尔、周晓琳
假古兰丹姆: 努尔古丽·艾沙、牛莎莎
阿米尔: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王冲
杨排长:杨小勇、王鹤翔
尼亚孜大叔:关致京
卡拉:金郑建
纳乌茹兹:郭建超
剧情介绍
20世纪50年代初,流亡在中国边境一带的江罕达尔匪帮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勾结,准备武装袭扰我边地军民。边防排新战士阿米尔误以为当地牧民纳乌茹兹新娶的妻子古兰丹姆是自己少年时期的情侣,陷入深深困扰。 杨排长对这位“新娘”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事实上,所谓的“新娘”原来是为江罕达尔收集情报的潜伏特务古丽巴尔。
与此同时,我边防指挥部侦察员卡拉也扮成牧羊人赴山外探查敌情。过程中结识了江罕达尔家中的女仆、亦即与阿米尔失散多年的纯情少女古兰丹姆。并确认了敌方特派专员“真神”的身份。随着巴洛托节的临近,边境战斗一触即发。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冰山哨卡上值勤的一班长和战士阿米尔果断击退了进犯的匪徒。但是为了掩护阿米尔,一班长英勇牺牲。同一个夜晚,前来救助他们的青年牧民纳乌茹兹,也因雪崩而遇难。
在卡拉的帮助下,少女古兰丹姆逃离匪窟。但在逃亡途中,卡拉被同行的敌特派员“真神”暗害。 严峻的斗争形势下,杨排长强忍悲痛,沉着应对,终于将计就计,在巴洛托节叼羊比赛的活动中,与指挥部的增援部队配合,一举击败了敌人的进犯,“真神”及匪首江罕达尔均被抓获。 阿米尔与古兰丹姆欣慰相逢。和平重归人间,帕米尔高原风光无限。
主创: 雷蕾作曲
著名作曲家,曾在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中担任作曲。
现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作曲、享有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
曾多次担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各项音乐歌曲赛事的特邀专家评委。
曾为《天音》《热恋》《遭遇激情》等十余部电影及《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编辑部故事》《上海一家人》《家有儿女》《湄公河大案》等上百部长篇电视剧创作音乐。其中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少年壮志不言愁》《渴望》《好人一生平安》《投入地爱一次》《相信那一天》《家有儿女》等广为人知并屡获大奖。
易茗编剧
词作家,中国音协《词刊》编委、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为《渴望》《水浒传》《大宅门》《天下粮仓》《一代廉吏于成龙》《曹雪芹》《乔家大院》《中国往事》《三国》(新)、《湄公河大案》等数百部影视剧创作主题歌词。影响广泛并多次获奖的作品有:影视歌曲《好人一生平安》《天时地利与人和》《好汉歌》《大宅门》《远情》,及艺术歌曲《人间第一情》《今宵岳阳楼》等。其创作的歌曲《黄河鼓震》与《滔滔千古情》先后入选“五个一工程”奖。
已创作完成的歌剧剧本:《冰山上的来客》《武则天》,及音乐剧脚本《红安回响》。
吕嘉指挥
他曾在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爱之甘醇》《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运河遥》《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安德烈·谢尼埃》中担任指挥。
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兼管弦乐团首席指挥、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先后在欧美指挥音乐会及歌剧近两千场,与一百多个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合作。歌剧院合作包括:德国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瑞士洛桑歌剧院和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交响乐团合作包括: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汉堡广播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及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交响乐团。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他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里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以表彰他在意大利作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成就。同年,他在罗西尼家乡佩撒罗举办的“罗西尼歌剧节”指挥的《鹊贼》,被评为当年全欧洲“最佳歌剧”。
陈薪伊导演
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导演。从事戏剧创作62年,导演作品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特殊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曾十四次获文化部文华奖,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首届话剧艺术金狮奖导演奖,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导演奖,及首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艺术奖最佳导演奖,首届北京人艺、北大方正特邀导演奖,还曾获首届上海白玉兰导演奖、首届弘扬中华文化奖。京剧《贞观盛事》和话剧《商鞅》同时入围中国首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名列榜首,儿童剧《红领巾》入围第三届舞台剧十大精品工程。京剧《贞观盛事》《梅兰芳》获得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节金奖。
曾应邀为台湾戏剧院和青田剧团执导话剧《皇帝变》,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和新声音乐协会执导歌剧《丝路英雄张骞》,香港歌剧团执导现代歌剧《中山·逸仙》。
陈薪伊导演的作品多次赴港台、海外参加各类国际艺术节演出,并进行演讲等文化交流活动。近十年执笔创作了儿童剧《安徒生》、话剧《红楼梦》、黄梅戏《徽州女人》(获曹禺文学奖)等多部舞台剧本,出版了《陈薪伊导演艺术》《生命档案》等戏剧文集。
陈薪伊导演风格视野开阔,气势恢弘,又蕴涵着细腻委婉的文化韵味,折射出对人性和生命,对现实与历史,对个体、民族、国家的理性思考及深沉的求索态势,具有博大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冲击力,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反思意识。
孙大庆舞美设计
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997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舞台美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舞台美术组织教育委员会中国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北京高等院校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联盟主席,国际舞台美术学生作品交流中心学术主持。
长期担任舞台设计教员,并从事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实践。近二十年间,曾担任《大马戏团》《小王子》《银杏树下》《乾坤带》《翠花上酸菜》《爷们儿》《第十二夜》《伊沃娜,勃艮第的公主》等话剧、音乐剧、戏曲、歌剧、舞剧、木偶剧等几十台演出的舞台美术设计,曾获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舞美金狮奖”、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等国内多项重要专业奖项。舞台设计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权威专辑,如《世界舞台美术1990-2005》《中国舞台美术1983-1999》《中国舞台美术2000-2010》《中国舞台美术百人作品精选》《2011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等,迄今在专业刊物及出版物上发表专业文章约七十万字。
吴俊羲服装设计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
主要服装化妆设计作品:歌剧《图兰朵》《艺术家生涯》《洪湖赤卫队》《鼻子》《土楼》《苏武》,话剧《犀牛》《甲申记》《唐·璜》《无动物戏剧》,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音乐剧《九驿长歌》《那年夏天爱上那片海》《大舜》,儿童剧《想飞的孩子》《安徒生》《魔方大厦》《王后的新衣》《红孩子》《太阳鸟》。
获奖情况及媒体报道:设计及参演作品荣获“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师创意时装设计大赛”最佳创意奖、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华大奖特别奖、 “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精品工程奖。作品参加国际舞美大展“PQ”展、中法舞台视觉艺术展、“名师之夜”时装表演等大型展演。
韦尼乔·凯利灯光设计
从1974年到1979年间,韦尼乔·凯利受聘于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参与各种剧目的创作。1979年至1989年,他加入米兰比克剧院,与乔尔焦· 斯特雷勒一同工作,负责比克剧院全部创作的灯光设计。1987 年及随后的四年里,他和许多导演合作,为罗西尼歌剧节创作作品。从1989年起,他也和萨尔茨堡音乐节、香榭丽舍剧院、巴黎夏蕾剧院和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有着良好的合作。他与威尼斯的凤凰歌剧院有过数年的合作。
上世纪90 年代,他与许多知名歌剧院和音乐节合作过,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布拉格国家歌剧院、普罗旺斯艾克斯音乐节、拉文纳音乐节、巴黎卡尼尔歌剧院、萨尔兹堡复活节音乐节、巴塞罗那利赛奥大剧院、雅典阿蒂库斯剧院、东京银座四季剧院、维罗纳竞技场、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博洛尼亚市政剧院、罗马歌剧院、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剧院、图卢兹歌剧院、马德里皇家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他与许多大师都有过合作,包括P.L.皮齐、埃齐奥·弗里杰尼奥、胡戈·德安娜、格鲁伯、海宁·布洛克豪斯、克劳迪奥·阿巴多、里卡尔多·穆蒂等。
在新世纪里,韦尼乔·凯利与埃齐奥·弗里杰尼奥、胡戈·德安娜、F.泽菲莱利、瓦列里·杰基耶夫、克劳迪奥·阿巴多、尼古拉·乔尔、奎里诺·坎迪、马里奥·加斯等人有更深的合作,作品范围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歌剧常备剧目。2010年,他参与了路易斯·帕斯奎尔导演的罗西尼作品《湖上少女》,该剧的舞美设计为埃齐奥·弗里杰尼奥,服装设计是弗兰卡·斯古阿奇平诺,以及由安德烈·康察洛夫斯基导演的《鲍里斯·戈杜诺夫》。2011年初,他参与了由胡戈·德安娜担任导演、舞美及服装设计的新歌剧《感觉》。2011年5月参与国家大剧院版《托斯卡》的制作,该剧导演为强卡洛·德·莫纳科;6月在锡罗斯爱琴海艺术节上参与由特奥德拉基斯执导的歌剧《美狄亚》;11月参与了大彼得罗夫大剧院重开首部芭蕾舞剧《睡美人》。同时,韦尼乔·凯利还在米兰新美术学院和斯卡拉职业学校教授剧场灯光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多媒体设计
塞尔乔·梅塔里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托斯卡》《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假面舞会》《游吟诗人》《奥赛罗》《诺尔玛》等歌剧的投影设计。
他出生于1956年的里米尼,从小就深深地被电子学吸引,这种热情促使他一直在学习与电子学相关的东西。
多才多艺使他能够在所有相关领域都有高水平的合作机会,他经常穿梭在各大电视台,并且与众多艺术家朝夕合作,如达里奥·福、托尼诺·古一拉、雨果·安娜、尼古拉斯·朱尔、艾子奥·福里格里奥、约瑟普·玛利亚·弗洛塔斯、林德赛·凯姆普、皮埃尔·阿里、贾妮妮·奎拉娜塔、拉斐尔·古丽、路易斯·帕斯奎尔、约瑟·卡洛斯·普拉扎、蒂托·尔古扎、马格黑丽塔·帕里、卢卡·伦卡尼、威廉姆·奥兰迪、皮特·斯坦、瓦拉迪米尔·瓦斯里耶夫等。
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和世界上许多主要剧院合作,完成超过360部作品。
靳苗苗编舞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副教授,文华导演奖获得者,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剧目与表演教研室主任,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拔尖才”。
先后参加2005年、2006年、2010年央视春节晚会,舞蹈《跳春》获得“观众喜欢的节目”二等奖,担任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舞蹈总监、大型儿童剧《怪物城堡》舞蹈总监、香港舞蹈团民族舞晚会《舞韵• 寻源》执行导演、布依族大型情景音画剧《利悠利》
总导演、大型民族舞剧《金孔雀》执行导演。先后编创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获第十四届“文华奖”比赛“文华优秀剧奖”、“文华导演奖”、第九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第五届福建省艺术节一等奖、编创剧目《水姑娘》《老伴》获荷花奖舞蹈比赛作品金奖、剧目《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得第三届“CCTV”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建国55周年文艺作品征集”优秀作品奖、《吉祥树》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金奖。
田丹化装设计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诺尔玛》中担任执行化装设计。
现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系主任,硕士导师。先后在2010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俄罗斯导演合作的话剧《樱桃园》(2014)、戏剧奥林匹克演出剧目《乡村往事》(2014)、话剧《无人生还》(2014)、美国导演合作的音乐剧《拜访森林》(2014)、瑞典导演合作的话剧《仲夏夜之梦》(2014)、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为你疯狂》(2012)、话剧《过年》(2012)、话剧《孔雀东南飞》(2011)、话剧《二次大战中的士兵帅克》(2011)、美国导演合作音乐剧《名扬四海》(2009)、瑞典导演合作话剧《好运派尔的旅行》(2008)、音乐剧《伪君子》(2007)、与法国导演合作的话剧《唐·璜》(2006)、电影《冲天飞豹》(1999)、电影《葵花劫》(1998)、电视连续剧《北方故事》(1997)担任化装设计 ,在电视连续剧《古城谍影》(2005)中担任服装设计和化装设计。此外,担任化装设计的舞台剧有:《皆大欢喜》《家》《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安提戈涅》《马》《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西区故事》《西哈诺》《残酷的游戏》《第十二夜》《爱情的传说》《晨星》等。
分场演员表
真古兰丹姆 | 假古兰丹姆 | 阿米尔 | 杨排长 | 尼亚孜大叔 | 卡拉 | 纳乌茹兹 | |
2.18 | 迪里拜尔 | 努尔古丽·艾沙 | 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 | 杨小勇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19 | 周晓琳 | 牛莎莎 | 王冲 | 王鹤翔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20 | 迪里拜尔 | 努尔古丽·艾沙 | 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 | 杨小勇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2.21 | 周晓琳 | 牛莎莎 | 王冲 | 王鹤翔 | 关致京 | 金郑建 | 郭建超 |
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众多国际、国内优秀艺术家对合唱团进行艺术指导。团员由全国各艺术院校及海外学成的优秀学子经过严格选拔组成。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以歌剧、音乐会演出为主要任务,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赵氏孤儿》《运河谣》,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费加罗的婚礼》《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假面舞会》《弄臣》《茶花女》《奥赛罗》《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卡门》《托斯卡》《图兰朵》等二十多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合唱团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合唱团还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美丽中国》等。策划并力邀著名指挥泰斗严良堃等著名艺术家加盟打造精品系列合唱音乐会。演出曲目涵盖了世界著名合唱经典作品、各国民歌及世界经典歌剧片段。
合唱团成立至今与众多著名艺术家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大师们的赞许: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与合唱团合作演出的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丹尼尔·欧伦、耶欧·莱维、安德烈·利卡塔、严良堃、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著名歌唱家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利、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李晓良等,全年演出超过百场,为推动国家大剧院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借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优秀的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名闻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五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吕嘉带领下,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并在2013年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3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并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台北和澳门举行首次亚洲巡演。2014年,他们在吕嘉率领下首度巡演北美七大城市,这既是乐团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事件,也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
在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2015/16乐季中,乐团的演出计划中包括《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玫瑰骑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捷杰耶夫、莱夫·赛格斯坦、法比奥·路易斯、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汤沐海、吕绍嘉、张弦、洪毅全、张国勇的带领下,与戈蒂埃·卡普松、嘉博·博德斯基、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郎朗、杨天娲等独奏家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王健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5/16年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青岛交响乐团 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市政府的直接支持下,重新组建于2005年4月,现任艺术总监为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现任乐队首席为小提琴演奏家刘玉霞女士。经过朱晖和张国勇等历任艺术总监严格持久的训练和每年度音乐季的洗礼,青岛交响乐团已成为中国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
成立以来,乐团曾多次赴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深圳、天津、南京、武汉等二十余个省市巡回演出,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巡演:2007年,代表我国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年”演出;同年,应邀参加“韩国统营国际音乐节”演出;2009年,为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赴美多地进行巡演;2014年,代表我国赴法参加“中法文化年”系列演出;同年,受邀赴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等地参加“城市音乐节”演出。
许多在国际享有极高知名度的音乐大师同青岛交响乐团都进行过成功的合作。其中包括: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里奥·夏巴多、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托马斯·桑德琳、余隆、李心草、邵恩、胡咏言、谭利华、俞峰、范焘、韩中杰、郑小瑛、陈燮阳;演奏家郎朗、宓多里、薛伟、吕思清、宁峰、陈萨、李传韵、王亮、刘扬、朱丹;歌唱家莫华伦、戴玉强、迪里拜尔、和慧、宋祖英、么红等。
青岛交响乐团以“外宣城市 内惠市民”为发展理念,坚持致力于古典艺术的大众推广,开展了“雅乐惠民”系列公益普及活动;坚持致力于“音乐之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承担了第一、二、三、四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和第八、九、十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协奏任务,以及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的演奏任务。
经典唱段:
《高原之歌》
歌曲《高原之歌》是作曲雷振邦在塔什库尔干听到一位牧羊老人唱的民歌,创作而成的一首男声领唱的合唱。辽阔宽广的引子展现了我国西部高原冰峰的雄奇和开阔,当手鼓鲜明的节奏出现,浓浓的塔吉克音乐中,主人公阿米尔和新娘子假古兰丹姆登场亮相。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雷振邦到新疆南部塔什库尔干地区深入生活采集到的一首塔吉克族舞曲,具有浓郁的塔吉克族音乐风格,其中的增二度音程, 使得音乐极具色彩感。作曲家用塔吉克族特有的调式,放慢了节奏。加入歌词更加动人心弦,清新的旋律使人久久难忘。唱出了对美好爱情和纯洁友谊的向往。以这首歌为标志,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爱情故事拉开帷幕。
《冰山上的雪莲》、《怀念战友》
男女声对唱的歌曲《冰山上的雪莲》是解放军侦察员卡拉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与真古兰丹姆相识后对唱的,委婉地表达了它是一首清纯的友谊之歌,是继《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后又一首充满着新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抒情歌曲。而男高音独唱与混声合唱歌曲《怀念战友》是在一班长牺牲、阿米尔弹着都塔尔演唱的, 十六分音符的弱拍起、切分音与倚音的频繁出现和混合节拍的合理运用,使得该歌曲融抒情、伤感于一体,恰当地表达了解放军战士对牺牲战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特殊的怀念牺牲战友的歌曲,通常的处理开始就充满的极度的忧伤的情绪,而这首歌的开始,是那么平稳,似乎没有发生什么,丝毫感觉不到撕心裂肺的悲痛,这就是少数民族表达情感的不同方式。这首歌是公认的怀念之歌,恰恰是这平静的开始才反衬出最后的爆发将是多么大的力量。“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震人魂魄,永生难忘。
新作赏析
《卡拉,你在哪里》
解放军塔吉克族侦查员卡拉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当杨排长拿到卡拉用生命换来的情报,看着断了弦的热瓦普琴,悲痛地呼唤着“卡拉,你在哪里?”
这是饱含着战友情的男中音咏叹调,前奏的空五度再现了卡拉临死前扯断的热瓦普琴弦声,以此告诉杨排长,他已遭遇到不幸。
咏叹调伴奏中再现了“冰山雪莲”和“怀念战友”的主题,使它和原电影歌曲浑然一体,并充分展开和变化,加强了歌剧的张力,“沉默的帕米尔冰山,你要为我们作证”,表达了边防军人无私的献身精神,结束再现了“卡拉,你在哪里?”,更强烈地把对战友的思念推向高潮。
《今夜没有星光》
四个角色同时出现在变化的时空中,风雪弥漫的冰峰路上,古兰丹姆抒发着将要回到故乡的喜悦和憧憬,侦查员卡拉为了护送古兰丹姆,明知危险,与狼同行。伪装成仆人的阿曼巴依,蓄谋着黑暗和死亡。而匪首江汉达尔担心着假古兰丹姆(古丽巴尔)将会被识破特务身份。四个声部交织在一起,伴奏始终是紧张的行进节奏,四个角色的情感在最后统一节奏的高潮中迸发。
大合唱《勇士之歌》
终曲《勇士之歌》是一首大合唱,展现的是塔吉克的叼羊赛马比赛和敌我双方的决战,舞台上没有呈现比赛和战斗的场面。军民激昂的合唱充满了活力和动感,展示着男人的较量和必胜的信念。其中包括了五重唱,五个主要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层层递进,和大合唱交融在一起。有一段巧妙地把高原之歌的主题和勇士之歌的主题并行,在不同的调性上进行。在塔吉克典型的7/8节奏中,推向胜利高潮。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