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于1959年的舞剧《小刀会》,虽历经半个多世纪,但炽热的思想艺术火焰依然耀眼;首演于1965年的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西洋芭蕾飘散着浓郁的民族风,活力依然;当代原创舞剧《朱鹮》“吉祥之鸟”纯洁、典雅的身姿美轮美奂……
18日晚,56年来上海诞生的优秀原创舞剧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在《回忆与创新》上海舞剧名作精粹节目”演出中,当下的观众们徜徉在艺术里程,品味着不同历史时代的艺术经典,重温上海舞蹈的辉煌历史。
据悉,上海舞蹈界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艺术实力不断壮大,不仅为挖掘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作出贡献,而且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如今有一大批艺术家活跃在祖国各地文艺舞台上,为繁荣民族文化艺术作出了显著贡献。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对记者表示,上海舞蹈界在以往每个时期都创造了辉煌,从《小刀会》到《白毛女》,到近年来的《金舞银饰》、《木兰飘香》等,上海可谓中国舞剧创作“重镇”,作品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这些艺术精华都在舞台上一一展现。
据悉,当晚的演出舞蹈剧目包括上海歌剧院作品《半屏山》《奔月》《凤鸣岐山》《木兰飘香》等;上海芭蕾舞团的《雷雨》《阿Q》《简爱》;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的《画皮》《金舞银饰》《花木兰》《野斑马》《天边的红云》等;以及上戏舞蹈学院《四季》《红》等。这些舞剧都曾名重一时;虽历经岁月的淘洗,依然芳馨四溢。
上海是造就优秀剧目的“摇篮”。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对记者说,从《小刀会》、《白毛女》到如今的《霸王别姬》、《朱鹮》等,上海舞蹈院团在不同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这些作品在中国舞蹈界至今影响深远。陈飞华说,当晚的演出汇集了以往的舞蹈艺术精粹,也展望未来的创作前景。
陈飞华表示,当下时代,舞蹈艺术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选取表现当代社会的题材值得深思。他认为,舞剧艺术本身不善言语,靠肢体动作表达信息,因此选准题材尤为重要。让中国的舞蹈作品走向世界是每个舞蹈人的心愿,陈飞华说,除了在题材上精心选择,中国舞蹈人必须站在全球高度,胸怀宽广,充满信心和勇气。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