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乐理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携青年作曲家走进云南红河州采风演出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携青年作曲家走进云南红河州采风演出

分享到 |
日期:2016-5-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徐老师  浏览次数:

  4月的云南红河州已进入夏季,山坡上、马路边,到处开满了红色、紫色的三角梅。在州府蒙自市郊区,有着大片大片的石榴园,红色的石榴花正开得热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活着哈尼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有着被称为“保留了性格、充满了色彩”的少数民族音乐。4月21日至25日,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携一批中青年作曲家来到红河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并在红河大剧院举办了“哈尼交响”采风作品回归红河音乐会和中外经典名曲音乐会。

  “他们的歌声,是一种真实的情感抒发”

  彝族花灯是滇南彝族地区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术。位于蒙自市郊的雨过铺镇永宁村,是彝族传统花灯的发祥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永宁村于2005年被命名为州级“彝族花灯歌舞之乡” ,村子里的永宁花灯传习馆于2011年建成。永宁村依山傍水,穿过一片古老的树林,就到了永宁花灯传习馆,门前就是一个露天的舞台。4月23日,永宁村的村民为前来采风的作曲家们表演彝族花灯,包括洞经演奏《开经赞》 《隆钟震》 、四平腔演唱《朋友来到寨子》 、民间传统舞蹈《板凳龙》 、鱼鳞片吹奏高山腔《爱情调》 、传统花灯歌舞《拉花》《猜花调》 《绣花调》以及传统花灯剧《补缸》 《打渔》 《梳妆板》等。这些村民演员中,有花灯优秀传承人李泰来、州际花灯传承人杨应华、普东方。

  作曲家、美国曼尼斯音乐学院教授黄若是第一次来云南,永宁村村民的表演和手中的乐器,都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他们的四弦琴是用四根弦在弹,有点像阮,但是又不一样。 ”李泰来、杨应华这些民间老艺人的表演也很打动他:“他们上了年纪还能唱得这么好,而且不是那种受过专业训练的学院派,就是自发地去唱,这很纯粹,是一种很原始和真实的情感抒发和交流。 ”

  也是因为这种“原始” ,让作曲家黄凯然觉得,永宁村的彝族花灯艺术对他们的创作来说,是可以吸收的。“作曲对素材的运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吸收后加以引用,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变换和从中提炼;还有一种是高度归纳它,我把这种方式称为再生,就是我运用的这些素材,耳朵可能已经很难辨别了,但是它们的精髓和灵魂还在,这种再创作方式,可能是比较高端的一种引用。 ”他说,“无论是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还是提炼,再创作,都需要的是原始和深入的素材” 。

  采风不是只采旋律

  本次来红河州采风的作曲家,以青年作曲家为主,黄若是“70后” ,黄凯然、谢文辉和杨帆等均为“80后” 。黄若从纽约几经转机赶来红河,其他几位青年作曲家来自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等机构。几天的采风中,他们的足迹踏过红河州的多个区县。在屏边县,他们踏上用火山石砌成的高高的台阶,看到了300多万年前曾喷发的阿季伍火山口。在蒙自市,他们走进西南联合大学蒙自分校旧址,了解这所中国历史上著名大学的历史。在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切龙中寨,站在哈尼梯田上,他们观看了哈尼人稻作文化的一种特殊仪式“开秧门” 。采风期间,他们也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去逛菜市场,品尝当季的水果,去小巷里的米线店吃正宗的蒙自米线。

  黄凯然此前也曾自己去云南丽江采风,因为作曲家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很难有机会深入到村寨,像此次来红河的采风这样,让全村的村民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表演。所以,在丽江的采风,他主要是去祠堂,购买当地的音乐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和书籍。几年前,黄若曾去贵州采风,“坐了很久的车,到黎平县等地,听了侗族大歌,很美” 。他从侗族大歌这种多声部演唱中获取了灵感,创作了交响乐作品《碎步》 。“如果没有那次的采风,我是写不出来这个作品的。 ”他对记者说。

  在黄凯然看来,作曲家采风不单是搜集当地的音乐素材,也包括对当地生活方式、环境氛围的体验,“所有的东西,都能激发我们的灵感” 。在红河州的几天里,黄凯然每天都在抬头看云,在不同的天气和时间里,它们千变万化,这样的云是他平常在北京看不到的。“这些云会在我脑子里留下很多画面,未来可能我会把它们放进我的作品里。 ”谢文辉对此也表示认同:“采风不是采一条旋律拿去用就可以了,采风其实采的是感受和回忆。你到一个地方来,感受了这里的生活,吃到了当地的水果,记住了只属于这里的味道。可能在若干年后,你还能回忆起来,它们已经变成了你血液里的东西,在你创作时,必然会带给你影响。 ”

  打造出走向世界的“哈尼交响”

  4月24日,切龙中寨,雨过天晴,灌过水的哈尼梯田,映出了蓝天白云。哈尼族的村民们,穿着民族服饰分布在梯田各处,拿着竖笛、三弦、竹板等乐器,为前来采风的作曲家们展示了“开秧门” ,并表演了哈尼族民间器乐的独奏和合奏,合唱了栽秧山歌,展示了田边地脚歌舞。他们的合唱让黄凯然感到震撼:“哈尼多声音乐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几人成群、一领众合,是一种带有对话性质的音乐语言的交流。由于它的随机性,多声音乐给人以神秘的色彩。 ”

  “交响乐来自西方,但我们不能永远是西方文化的附庸,只有深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才能结出交响乐中国化和中国交响乐国际化之果。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介绍,之所以选择在红河州建立创作实践基地,因为这里民族音乐素材极为丰富,同时也缘于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情结。“60多年前,我的作曲老师赵行道背着行李在云南的大山里走了3个多月采风,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他给我们上课时用的就是这些素材。 ”他回忆,“ ‘文革’结束后,中央音乐学院恢复了采风活动,我们班是第一届,当时就顺着老师当年的足迹来到了这里。 ”关峡还记得大二时曾经到云阳县的村子采风,现在回过头去看,发现那次采风影响了自己一生的创作理念。

  去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红河州建立了创作实践基地,计划分期、分批、分艺术门类组织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悟红河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去年组织第一批作曲家在红河采风后,诞生了《哈尼印象》等6首交响乐作品,它们被收入“哈尼交响”音乐会,于1月23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对于红河创作实践基地,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要“深扎” ,即每年都会随时组织作曲家来此地采风,并创作出作品,打造“哈尼交响”艺术作品品牌。“最终我们要打造出一台真正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哈尼交响’ 。 ”关峡说。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 音乐理论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 和声学视频课程

  • 西方音乐通史视频课程

  • 第二版曲式分析基础教程视频课程

相关内容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发布《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2016-5-4
  • 中国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律公约2016-5-4
  • 京津冀演艺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青年剧场举行2016-5-4
  • “红棉杯”2016广州流行合唱大赛决赛在星海音乐厅举行2016-5-4
  • “天宫音乐奖”北京赛区决赛成绩查询及相关事宜2016-5-4
  • 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比赛报到通知2016-5-3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