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剧院:品读经典莫扎特歌剧“魔笛”的人文寓意与艺术特色
崂山艺术讲堂-《品读经典-莫扎特歌剧“魔笛”的人文寓意与艺术特色》
演出单位: 杨燕迪教授
演出城市: 青岛
演出地点: 青岛大剧院-多功能厅
演出时间: 2016-08-12 19:30
演出票价: 40元,
演出介绍
演出名称:《品读经典——歌剧“魔笛”导赏讲座》 待定 (1场)
主讲人:杨燕迪
演出时间及场地: 2016.10.22多功能厅14:30
主讲人简介:
杨燕迪,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发表著译近300万字,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上海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奖励和荣誉。
讲座内容: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他本人最钟爱的一部作品。《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讲座,临死前几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象着正在进行的《魔笛》讲座。《魔笛》中每个角色都很出彩,几乎所有的唱段都广为流传,如夜后的咏叹调、帕帕基诺演唱犹如童话般的我是个快乐的捕鸟人、祭司的合唱、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以及帕帕基诺与帕帕吉娜的二重唱。莫扎特为《魔笛》赋予了生命,他的音乐清晰明朗,使得整部歌剧充满了丰富的活力及生命力。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