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大剧院隆重开幕
花城金钟响 放歌新时代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11月20日晚8时,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广州大剧院隆重开幕。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音乐界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音乐综合性大奖。
本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共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文联承办。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叶小钢代表致辞。随后,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吴碧霞、袁晨野、黄英等亲情演绎了《母亲》、《枉凝梅》、《闻笛》、《我爱你,中国》等歌曲,王中山的一阕《满江红》家国天下心,吕思清独奏《卡门幻想曲》技巧绚丽多姿,韦丹文钢琴独奏演绎名家风范,宋飞的《江河云梦》让人忘情回味,中国音协副主席张国勇指挥广州交响乐团的合奏为我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在举国迈步走进新时代之际,金钟奖以高规格、高水平的音乐演出拉开帷幕,放歌新时代。
金钟奖助推新时代文艺事业新繁荣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中宣部批准设立的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两年一评,在引导音乐创演正确导向、促进音乐舞台出人才出精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同时,金钟奖自创办以来,立足音乐艺术本体特征、结合音乐事业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完善与发展,增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业已成为中国音协推动音乐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繁荣发展音乐事业的重要平台,成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音乐类专业奖项,为推动我国音乐创作的繁荣和音乐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叶小钢表示,新时代,组委会将坚持金钟奖导向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展示和推出更多优秀音乐人才和优秀音乐成果,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250余名优秀选手花城角逐金钟奖项
经过多轮选拔,本届金钟奖共有来自全国的250余名优秀选手获得复赛资格,呈现出涵盖范围广泛、年龄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的显著特点。将在经过43场比赛后,最终产生20名金钟奖得主。
11月21至26日,钢琴、声乐(民族、美声)、古筝四个组别的比赛将在广州大剧院、广州大剧院、广州星海音乐厅和大学城华师音乐厅相继开展。具有丰富办赛竞演的花城广州,已为参赛选手准备好一流的参赛环境,为展现当代青年音乐表演人才的国家级水准和时代风采提供保障。
花城广州唱响文化自信
音乐事业在广州具备丰沃的生长土壤,它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广州改革开放的宏伟历史进程相结合,已成为广州市的一张 “城市名片”,是广州标志性的文化品牌之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州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艺术惠民政策,进一步发挥金钟奖社会效益,向市民推送系列惠民演出服务。组委会介绍,本届金钟奖赛事竞演、开幕式音乐会、闭幕式音乐会、金钟之星音乐会都向市民推出了艺术惠民票,自开票起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追捧。此外,组委会还将组织邀请获奖选手深入社区,开展惠民演出。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叶小钢,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韩新安,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印青,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团原团长、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中国音协副主席、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著名作曲家张千一,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赵塔里木,中国音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组委会秘书长王宏,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熊纬等。广东方面的领导有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广东省文联主席程扬,广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咏虹,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勉,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瑾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音乐会。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