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的前世今生”古筝公益课堂开讲
茂林修竹,清流映带左右,流觞曲水,爱好国乐的市民列坐其次。日前,由宝安区国乐艺术家协会、宝安日报社联合主办,茶阅世界承办的“浅谈古筝的前世今生”古筝公益课堂在宝安体育中心茶阅世界曲水流觞馆开讲。深圳市宝安区国乐艺术家协会会长张雅莉通过教与赏,满足宝安市民对国乐爱好的需求,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国乐,了解国乐,普及国乐。
思考:电视古装剧错把古琴配古筝曲?
张雅莉老师在古筝公益课堂开始时就播放了一段《盘点古装剧乐器错弹》的小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电视剧中演员把弹奏的古琴放反;在一组镜头画面里,演员手抚古琴琴弦,后期配音却响起了古筝声。视频中当红明星古琴古筝乱弹、笛箫乱吹的镜头,让公益课堂现场的观众忍俊不禁。
“把古琴配成古筝,这种错误其实在古装剧中很常见。”张雅莉谈道,有的演员用两只手在古琴中间弹,其实弹古琴是左手按弦,右手拨弦,中间不是弹奏区。作为一位亲身践行国乐艺术普及与传承的国乐人,张雅莉说她看到这些视频其实有点痛心。在张雅莉看来,国乐艺术的普及,不仅是要帮助更多的人提高对国乐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以此体现对国粹精华的一种传承。
走进古筝世界,陶冶身心
古筝是一门易学的高雅艺术,民族特色浓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生动诗句来描绘古筝的美好境界,陶冶身心。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的张雅莉在公益课堂上,除了给市民介绍古筝的历史和正确弹奏仪态以外,还在现场演奏多首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战台风》《喜奔那达慕》等,琴声时而轻柔,时而激越,优美的音色和空灵的意境,让宝安市民沉醉其中。
孩子学国乐应抛开功利心
张雅莉老师带来现场演奏的同时,也为众人解读古筝之美,分享演奏技巧,共品筝韵悠扬。课堂结束以后,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向张老师提问如何让孩子学好古筝。张老师谈到,家长首先应摒除功利色彩,正确引导孩子学习,谨慎从师、适龄而学、不攀比。高额利润令市场引来众多滥竽充数者,有的古筝老师仅仅会弹十几首曲子便开始招生;教学生时,有的老师也只着重对孩子考级曲目的辅导,虽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能过级,但基础不扎实,十分不利于学生琴艺水平的正常提高。
“学习和欣赏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懂音乐、爱音乐,拥有一定音乐鉴赏力的人。在孩子学习初期不但不能草率了事,反而应更谨慎。”张老师给现场的家长和孩子提出这样的建议。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