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重点曲目《木卡姆印象》上演
“对于传统艺术,我们需要传承但同样不能忘记创新。如果年轻人都不看了,这个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8月1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新疆音乐家协会主席努斯来提·瓦吉丁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即将上演的《木卡姆印象》,代表着木卡姆艺术传统和现代的交融。
8月1日,距离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重点曲目《木卡姆印象》上演还有2天。此时,位于乌市延安路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内,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的演员正在加紧排练。临时“造访”乌鲁木齐的冷空气,让多天来饱受高温之苦的演员们,松了一口气。
8月1日,乌市延安路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剧场内,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的演员正在加紧排练,为8月3日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重点曲目《木卡姆印象》的上演做着准备。
“前一阵温度很高,演员们排练时消耗很大。不过,为了将《木卡姆印象》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大家没有怨言。”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副团长、艺术指导、一级编导阿不力皮孜·买提卡斯木说。最近,木卡姆艺术团的演员们每天都要进行6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
对于即将参加演出、平均年龄达到25岁的150位演员来说,《木卡姆印象》的表演可谓驾轻就熟。艺术团最近的训练,主要着重于细节的打磨,“本次表演我们希望通过细节取胜,目前的排练大家都以国际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阿不力皮孜·买提卡斯木说。
虽然此前四届舞蹈节木卡姆表演都不曾缺席,但有着大胆创新的《木卡姆印象》依然受到了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的极大重视。为了帮助大家排练,前新疆木开幕艺术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新疆音乐家协会主席,“新疆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努斯来提·瓦吉丁来到排练厅,担起了指挥的重任。
排练结束后,已经65岁的努斯来提·瓦吉丁难掩疲惫,这两天他一直被胃痛折磨。不过,提到《木卡姆印象》努斯来提·瓦吉丁立马神采飞扬。“木卡姆是一个以音乐为主的表演形式,而《木卡姆印象》在音乐上有着大突破和大创新。”他说。在他右手边,是传统木卡姆中所不曾拥有的钢琴、管弦乐和双键盘等现代乐器。
据努斯来提·瓦吉丁介绍,《木卡姆印象》在排练之初受到了不少阻力,不少人认为《木卡姆印象》不是“正宗的”木卡姆表演。不过,最终的事实证明了这次创新之举是成功的。
“木卡姆作为传承上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十分优秀的。但优秀不代表不需要创新,不需要进步。”努斯来提·瓦吉丁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曾经提到,对传统文化要传承,但也要创新与发展。《木卡姆印象》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作品。”
努斯来提·瓦吉丁认为,发展和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咱们都说木卡姆好,但过去几年,年轻人已经不看木卡姆了,没人看的话怎么说明表演好呢?我们改良后排出的《木卡姆印象》可以把年轻人留在剧场,这就是好的表现。”努斯来提·瓦吉丁说。
过去一年,《木卡姆印象》走出新疆,在上海、北京上演,当时的场景让努斯来提·瓦吉丁至今难忘。“表演结束以后,大家一直在鼓掌,不愿意离席。在观众席上,有维吾尔族观众,但更多的是汉族观众,大家都喜欢这个节目。”
如今,《木卡姆印象》即将作为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重点曲目出场,努斯来提·瓦吉丁对此充满期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台‘接地气’的晚会,看看我们传统节目的新面貌。”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