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在乌鲁木齐开展音乐活动
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内,上海交响乐团和新疆艺术学院的艺术家正演奏由十二木卡姆中的第二套且比巴亚特木卡姆的穆斯太扎特部分中的主题而改编的主题变奏曲。
在音乐厅里聆听古典音乐时,现场观众竟打开手机灯光,跟着音乐节奏打拍子。这样不“循规蹈矩”的一幕,17日晚出现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内。
当晚,由上海交响乐团和新疆艺术学院的艺术家带来的“互动音乐会”,将古典音乐以融合了脱口秀、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呈现,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院校师生到场聆听。
音乐会上,主讲人将看似“神秘”的交响乐队乐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观众介绍。由上海交响乐团和新疆艺术学院老师组成的弦乐、木管、铜管重奏组也在现场演奏了横跨古典、爵士及流行音乐的室内乐作品。除此之外,现场还设置了“音乐的色彩”游戏、用手机灯光打拍子等有趣的观众互动环节,博得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用西洋乐器演绎新疆十二木卡姆片段的压轴曲目,将整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改编此曲的作者、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吾买尔·买买提说:“用西洋乐器演奏木卡姆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它们在旋律、调式、节奏上有很大的区别,而这些演奏家的水平十分高超,将木卡姆的‘味道’演绎得非常到位。”上海交响乐团中提琴演奏员巴桐也认为这是一种挑战,她说:“演奏木卡姆乐曲,除了要适应复合拍子,还要仔细揣摩乐曲的曲风,这对于古典音乐演奏者而言具有挑战性,但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新疆艺术学院小学术厅内,上海交响乐团长号副首席胡清文(左一)与新疆艺术学院学生探讨即兴演奏
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内,上海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张欣(左一)等人正在音乐会上演奏乐曲
这场音乐会是“中国艺术拓展计划”在乌鲁木齐站系列活动中的一项。为期5天的活动中,来自上海的艺术家为新疆艺术学院学生呈现了高质量的公开课;在“音乐工作坊”活动中与学生探讨即兴演奏;还与该院爵士大乐队同台献艺。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大四学生冯安奎说,从古典到现代流行音乐,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旨在促进中外古典音乐交流、培育青年音乐艺术家的“中国艺术拓展计划”,于今年4月在上海启动,5个月来,持续支持着一大批优秀的音乐项目和艺术家。这项国际性的艺术拓展活动覆盖国内外多个城市,其中大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地标城市。该活动由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发起,得到了纽约爱乐乐团、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等响应,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指挥家余隆、柏林爱乐首席本迪克斯等也积极参与其中。在结束乌鲁木齐站的行程之后,艺术家们还将赴广州、成都等地继续开展活动。
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内,上海交响乐团和新疆艺术学院的艺术家正演奏由十二木卡姆中的第二套且比巴亚特木卡姆的穆斯太扎特部分中的主题而改编的主题变奏曲。
在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厅内,上海交响乐团首席季尧姆·莫尔科(左一)等人正在音乐会上演奏乐曲。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