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学习,怎样让45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
现在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平均一节课时间45分钟,但一般情况下五岁到七岁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平均只有十五分钟,年龄再小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短。
对于学吉他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孩子本身喜欢还是家长强迫学习,学琴初期都很难做到集中注意力弹琴45分钟以上,更何况课堂上老师还有大量的知识点灌输。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学琴课堂效率?怎样吸引学生保持课堂兴趣?这些问题是每一位老师需要思考的。下面为大家提供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适当放松
课堂安排要采用劳逸结合的方式,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在上课中途稍事休息,带着学生娱乐一会或者喝点水,缓解一下后再继续上课。但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要再探讨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学生年纪还小,虽然没有必要太呆板但是也不能让学生感觉课堂是“随意”的,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二、动静结合
弹琴是一件需要静下心来才可以做好的事,但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想要让他在椅子上安静的坐上十分钟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比如需要安静坐下来完成的只有演奏,其他读谱、乐理知识、节奏训练都采用动态教学法,跟着老师演奏的律动走一走,打一打节奏,唱唱乐谱等,这样会降低孩子在课堂上的枯燥感,分散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把“静”的时间加大,“动”的时间减少 。
三、搭档练习
目前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为一对一、4-6人小组课、集体大课。除了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外其他形式的学生都有机会与其他学生一起上课、交流、表演的机会。多人一起上课容易消除拘束感,增加勇气,激发情绪,积极开动脑筋,一对一上课老师照顾周到,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反复、详细、耐心的讲解,不同的上课模式各有利弊,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师还是应该组织学生体验不同的上课模式,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内容。
四、教学内容多样化
有些老师常用的授课方式为先回课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纠正存在的问题,学习新曲目。对于相对简单的曲目也许一两次课就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一两次的巩固时间便能相对成熟的演奏,但是对于那些有难度的曲目也许这一两个月都在练习同样的内容,这就容易造成练琴疲劳,别说是孩子了,就算是一个成年人长时间的去做相同的内容也会觉得无聊。所以老师课堂内容一定要丰富多彩,有基本功练习,有老曲目的巩固,有新曲目的学习,有练习曲,有乐曲,有独奏练习,有重奏练习,这样搭配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能够按照上述提到的这样去完善教学体系,相信学生们会爱上吉他这门乐器,喜欢这位吉他老师!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