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获奖名单
上图:10月29日,演员在表演歌舞《万紫千红百花开》。
上图:10月29日,演员在表演舞蹈《挑盐古道》。
10月29日晚,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在株洲闭幕。民族歌剧《英·雄》等10台剧目获得“田汉大奖”。
与往届相比,本届艺术节增设了专业声乐类、专业小戏类两个专业门类的比赛,更凸显了全省艺术创作的整体水平。根据专家评审、组委会审定,专业舞台艺术类中,民族歌剧《英·雄》、花鼓戏《桃花烟雨》、昆曲《乌石记》、京剧《梅花簪》、民族歌剧《陈家大屋》、花鼓戏《耀邦回乡》、阳戏《侗山红》、舞剧《马桑树下》、音乐剧《袁隆平》、民族歌剧《田垄之上》等10台剧目获得“田汉大奖”;皮影戏《人鱼姑娘》获田汉特别奖;话剧《十八洞》、祁剧《向阳书记》等10台剧目获田汉新剧目奖;花鼓戏《真情花开》等10个小戏获田汉小剧目奖。
此外,评选出田汉单项奖153个。美术书法摄影类、群众文化类、文化创意类均对获奖作品进行了表彰。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10月11日开幕。10多天来,共展演专业舞台剧目48场、群文舞台作品24场,展出美术书法摄影精品480多件、文化创意产品2000多件。所有演出都以低价票或免费开放的形式向群众开放,进入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达5万余人,在线参与艺术节的达620万人次。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获奖名单
一、专业舞台艺术类
民族歌剧《英·雄》、花鼓戏《桃花烟雨》、昆曲《乌石记》、京剧《梅花簪》、民族歌剧《陈家大屋》、花鼓戏《耀邦回乡》、阳戏《侗山红》、舞剧《马桑树下》、音乐剧《袁隆平》、民族歌剧《田垄之上》10台剧目获田汉大奖。
皮影戏《人鱼姑娘》获田汉特别奖。
话剧《十八洞》、祁剧《向阳书记》、祁剧《火种》、湘剧《田老大》、花鼓戏《长辈》、湘剧《玉龙飞驰》、花鼓戏《山乡工匠》、汉剧《帅孟奇》、花鼓戏《甜酒谣》、花鼓戏《这方水土》10台剧目获田汉新剧目奖。
花鼓戏《真情花开》等10个小戏获田汉小剧目奖。
张林枝、刘锷、欧阳觉文、张滴洋等81人分别获田汉剧作奖、田汉导演编导奖、田汉音乐奖和田汉舞美奖。
杨立新、金冬妮、刘光明等72人获田汉表演奖。
二、美术书法摄影类
张雯、罗东晓等10人的美术作品获齐白石美术奖;刘小平、李正良等10人的书法作品获齐白石书法奖;谷桂生、曹秀等10人的摄影作品获优秀摄影作品奖。
三、群众文化类
《我的家乡坳上湾》等16个节目获“三湘群星奖”音乐类金奖;《相框里的爷爷》等12个节目获舞蹈类金奖;《寸土不让》等6个小戏获戏曲类金奖;《一封举报信》等2个节目获曲艺类金奖;《山坳里响起钢琴声》等5个节目获少儿组金奖。
《情醉花灯》《日头出来晒杨家》等93个节目、小戏获“三湘群星奖”银奖和优秀奖。
《“六月六”民俗文化节》等31个项目获项目类三湘群星奖。
王晓峰、马芳等31人获三湘群文之星。
四、文化创意类
湘军文创《霸得蛮》系列等9个项目获文化创意产品一等奖。
《菊花石香器》系列等20个项目获文化创意产品二等奖。
《创意榫卯结构首饰盒》等30个项目获文化创意产品三等奖。
《归福》文创产品设计系列等20个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意奖。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