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将于7月26日至9月30日举行
7月17日,2018年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新闻发布会在省文化厅举行,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副厅长杨树出席了新闻发布会。2018年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以下简称“演出季”)将于7月26日至9月30日举行。本届演出季以广东省直院团为主体,涵盖广东及香港11个文艺院团、14台剧目,总计24场演出。通过搭建广东演出全新品牌,演出季将省内院团和剧场资源结合起来,一方面帮助文艺院团踏上市场节奏,找准目标市场,做到“精准配菜”,激活广东文艺精品市场活力;另一方面也通过演出资源的互补和合作,让广东文艺精品为人民服务,做到精品惠民。
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在发布会上讲话
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主持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精品剧目整体亮相
11个院团14台剧目展现创演实力
7月26日,广东歌舞剧院四年打造的高峰作品《沙湾往事》回到扬帆起航的地方——广州,并现场特邀中国交响乐界中少有的全能型乐团,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广州交响乐团进行现场伴奏,由此拉开演出季的序幕。
广东歌舞剧院舞剧《沙湾往事》自2014年创排以来已经在境内外30多个城市演出百场,票房超过3200万。这次开幕演出也是《沙》剧的百场演出。为了突出现场乐队伴奏的视听效果,作曲家杜鸣特意为此次演出的舞剧音乐重新做了配器。同时,广州交响乐团也特邀了中央歌剧院音乐总监、杭州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杨洋执棒,加上舞蹈演员和乐团的倾情演绎,势必为视听盛宴的完美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演出也是广州交响乐团继1989年伴奏广东歌舞剧院舞剧《南越王》之后,时隔近三十年再次为省歌舞剧进行现场伴奏。
除了担纲开幕演出的舞剧《沙湾往事》,还有多个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舞台精品亮相演出季。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表演团体广东现代舞团,将带来新鲜出炉的大型现实题材现代舞剧《潮速》,首次以现代舞的形式正面反映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演员皆为广东现代舞团优秀青年舞者,每一位舞者都将以年轻的身体、无限活力演绎波澜壮阔历史中的社会个体及群像。再如,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独立建制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团体之一——广东民族乐团,此次带来的《粤乐百年经典专场音乐会》将以当代民族管弦乐创作手法展现岭南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展示我省文艺院团精湛的演奏实力和岭南民间音乐的深厚文化底蕴。
此外,演出季还将上演广东省话剧院粤语话剧《孔子》、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山乡风云》《八和会馆》《决战天策府》、南方歌舞团音乐剧《烽火.冼星海》、广东潮剧院的《红军阿姆》《赵氏孤儿》等作品。这些作品写意与写实手法结合,并辅以现代演出手段,适当以多媒体介入呈现,使得剧目既有文化意义上的厚重感又充满了现代意味,在年轻群体中也获得了良好口碑。除了省直文艺院团,一些市属文艺院团的优秀舞台作品如广州歌舞剧院民族舞剧《醒狮》、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话剧《春雪润之》也被纳入了这次演出季。另外还特邀香港春天舞台制作公司新创的音乐剧《夜半歌声》参加此次演出季。
“剧院+剧团”强强联合
让老百姓成为好戏的最终受益者
此次演出季采取“剧院+剧团”的运作方式,总体上按照“平等协商+自愿合作+风险共担”的原则,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星海音乐厅、十三号剧院、友谊剧院等5家位于广州市中心省市重要演出场馆也加入到了演出季中,共同推动全省精品剧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省文艺精品的上演,本地演出市场日益丰富,但与广大市民见面的广东本土文艺精品数量依然有限。过去,文艺院团只专注于创作,较少进行系统性的市场营销,“走市场”能力相对较弱。为此,此次广东省文化厅要求演出季采用“剧院+剧团”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让省内演出场馆承担更多推广本土文艺院团产品的责任,另一方面也通过演出季这一全新的演出品牌“倒逼”文艺院团增强市场触觉。
一出好戏如果频频“打游击战”,光是拆台装台的成本就让演出难以为继,再怎么优秀也难形成品牌,品牌是和演出的经久性休戚相关的。让优秀的作品在优秀的剧场多演、常演,无疑会形成多赢格局:既让作品的生命周期延长,影响力持续,也让票房得以保证,同时反哺了剧院,让剧院热闹起来,甚至打响品牌。通过“剧院+剧团”的联合,让好的戏剧形成持续影响力,就会形成溢出效应,不但容易形成文化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还会激励更多舞台文艺精品的积极生产。
此外,一出好戏如果评完奖就“刀枪入库”,难以达到精品惠民的目的。在国际演出市场上,驻场演出或巡回演出也是收回成本的基本方法,舞美、服装等一次性投入必须经过多次循环使用,才会降低成本,而与演员签长期合同的价格也肯定低于短期价,剧场的租借更是如此,因此,好剧目只有经常“复演”,才有可能把成本摊得越薄,百姓才能最终受益更多。
实施艺术生产“三条线”战略
此次演出季紧紧围绕艺术生产“三条线”战略,不断出作品、出人才、多演出:一是复排、演出经典剧节目,将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作品重新搬上舞台、面向观众,如粤剧《山乡风云》粤语话剧《孔子》等;二是加大力度推广演出当红流行剧节目,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舞剧《沙湾往事》粤剧《决战天策府》等;三是创排、演出新创剧节目,提升原创能力和艺术水平,如粤剧《八和会馆》现代舞《潮速》等。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