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藏族民间舞蹈青年人才培养”第一阶段实践课结业
2018年8月31日上午,由我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藏族民间舞蹈青年人才培养”第一阶段实践课程结业汇报顺利进行。此次汇报内容包括由慈仁桑姆和旦周多杰两位老师所教授的十二个精品舞蹈组合。
在两位教授10天以来的精心教学下,学员们获益良多,不仅学习了藏族舞蹈动作,还对藏族舞蹈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汇报分为女班和男班两个部分进行,女班所汇报的组合包括屈伸动律组合、手位组合、果谐组合、牧区组合、卓组合以及依组合;男生所汇报的组合包括屈伸动律组合、手位组合、弦子点地组合、锅庄组合、牧区组合以及依组合。
汇报完毕后,项目负责人——尕藏院长感谢慈仁桑姆、旦周多杰两位教授的辛勤付出,同时,肯定了学员们这一段时间以来的认真努力。尤其是在大多数学员们不熟悉这套教材的情况下,能通过十天的学习,有如此多的认识与提高,他感到很欣慰。希望学员们通过这短期的学习与熏陶,能学有所成、学能所用,让藏族民间舞更为广阔地传播下去。
尕藏院长讲话
接下来,旦周多杰教授代表教师讲话。他表示,看到尕藏院长以及教师团队如此用心良苦地进行项目筹备,为此深深感动,并且认为应该和他一样,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校、对学生有所交代。与此同时,他为学员们10天以来不畏劳累、坚持学习的精神而感到高兴,感谢学员们让他从中体会到教学的快乐。
旦周多杰教授讲话
最后,湖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张莉女士发言,她表示看完汇报后感到非常激动,感谢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搭建如此优秀的学习平台,使得全国来自15个省份和地区的学员能汇聚于此。项目团队的专业性强是一方面,项目背后的细节更是严谨、细致、贴心。听闻两位教授这段时间将原定于早上九点开始的课程,提前到八点半进行,更是为两位教授的敬业精神点赞。她认为“藏族民间舞青年人才培养”项目能在湖北举行,实属不易。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是能一一克服,依旧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各位老师和学员能学习、生活愉快。
张莉女士讲话
课程汇报结束后,所有学员手捧哈达,一一向两位教授表达敬意。已过古稀之年的两位教授,对待教学和民族舞蹈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学员们热泪盈眶、深受感动。两位教授将毕生心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参与本次项目的学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自己作为舞蹈从业者,今后在工作中将以慈仁桑姆、旦周多杰两位教授为行业标杆,将两位教授的教导常记心间。
两位教授对待民族舞蹈艺术的执着和教学中对动作近乎完美的要求,为从事民间舞蹈工作的后辈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我院本次能邀请到两位教授参与项目授课,为此深表感谢。
第一阶段实践课教师寄语
慈仁桑姆教授:
非常感谢中南民族大学邀请我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藏族民间舞蹈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首先,这个项目非常有特色,因为它是针对一个民族深层次的培养,这种类型的项目在之前是不多见的。其次,学员们的分布比较广泛,所有30个学员来自全国15个不同的地区。此次项目不光是学习藏族的舞蹈,还包括藏族的音乐、服饰、风土人情等方面,给学员们全方位的藏族舞蹈文化体验。而且,关于此次项目学院抓得比较紧,各部门配合得好,还增添了晚自习,学员们也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希望学员们学有所成之后,能将这宝贵的财富好好传承下去。
旦周多杰教授:
这次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藏族民间舞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特别是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在前期的申报非常用心,我们都知道申报这种项目比较艰难,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这可以说是为藏族文化传承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个项目的传承度很高,因为它面向的都是各个学校的老师,所以项目的传播功能就更大了。同时,项目专业性很强,这就让项目的意义更大了。我们作为老师的,应该积极支持,希望学员们好好学习再接再厉,也希望中南民族大学将来能多举办这种传播知识的项目,非常感谢中南民族大学。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