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知识:那些只存在于古书中的中国乐器
编钟
这个乐器已经很少有人不知道了吧,当时它的出土可是轰动了考古界的。它属于打击乐器的一种,用大小不一,不同音阶音色的圆形扁钟依次排序,固定于架子之上,一般由3个为一组,9个,13个的也有出土。规模最大的为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那一组,大小钟加起来足足有65件之多,展开来可以摆满一个舞台,十分的恢弘壮观。演奏时需要由乐队来敲击,而这种乐器在秦汉的时候是最为兴盛的,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早被使用的敲击乐钟。
瑟
这是一种弹拨型乐器,外形有一点像我们今天的古筝,最早的时候它有50根弦,所以还被称为“五十弦琴”,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雅经》当中也有相关的记载。瑟在汉代的时候还很流行,直到唐朝之后就失传了。它一般使用一整块木头制作而成,琴体中空,中部微微隆起,下面有一个嵌板,同那组最大编钟一同出土的瑟有足足12具,全长可以达到150厘米,浑身漆满了彩绘,十分艳丽好看。
筑
这是一种弦乐器,当初为荆轲送行的时候,在那江边,他的好友高渐离为他演奏的就是这个乐器。它的形状像琴,有着13根琴弦,在演奏的时候,是用左手按住上端,然后右手拿一个竹尺进行弹拨,发出声音,声音激昂之余还十分的悲亢。在秦朝的时候最为流行,直到宋代就失传了,所以一直都是只见相关记载,却没有见过实物,直到1933年在长沙出土后,才弥补了这个空缺,是我国考古界乐器方面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为“天下第一之筑”。
磬
磬在我国历史上作为最古老的一种乐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在身为打击乐器的同时也是一个礼器,多用玉石或者石块制作成弯曲的石片形状,悬挂于架子之上,用小锤子敲击发声,整体造型古朴稳重,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就有发明,劳动结束之后,人们会装扮成各种野兽的模样,敲击着石头,载歌载舞,之后就逐渐演变为一种乐器。上世纪70年代,在山西曾出土一件夏朝石磬,有60厘米长,敲击之时声声悦耳动听,检测结果显示其制造年代距今已有400多年,是为夏朝所制,同时也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实物磬。
我们的先民为我们创造出这样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乐器已经慢慢地走上了失传的结局,我们应该保护那些即将失传的珍贵宝藏,让他们不再消失,成为下一件“失落”的宝物。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