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启蒙:2-6岁亲子音乐活动
父母和孩子一起从事音乐活动,除了给予孩子丰富的感觉刺激,也能增进亲子感情,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父母可循序渐进,根据孩子的年纪以及发展能力,在家中安排适合的音乐游戏。
2~4岁孩子的音乐活动
怎么让音乐教育落实在生活中呢?2~4岁的孩子,由于语言和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可以通过有意义的音乐活动建立对声音的认识,除了让孩子用身体、声音去表现出听到音乐的感受外,也让孩子多注意生活周遭的声音,激发其创造力及观察力。
2岁
1、仔细听一听
各种声音都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家长可从生活周遭的声音着手,带着孩子观察鸟叫声、车子的声响等。
2、手舞足蹈
父母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带着孩子跟着音乐随意地摇摆舞蹈、拍打身体,启发孩子和音乐互动。
3、声音模仿秀
除了让孩子接收音乐刺激,父母也能通过绘本,展现讲话声以外的音色,并带着孩子哼唱,模仿不同声音,例如:交通工具、动物的叫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成为一项乐器。
3岁
1、声音比一比
孩子在3岁后,由于已经认识更多词汇,父母可以用具体的形容词,带领孩子描述生活中的声响,让他对声音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连结。例如:“狮子吼叫的声音好大声、小鸟唱歌的声音好高呀”。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后,父母能进而带着孩子发现生活中对比的声音,例如:“汽车好大声,鸽子的咕咕声却好小声”。
2、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
累积聆听的经验之后,父母能弹奏乐器,或利用有声书、网上的音乐资源播放不同的声响,例如:动物的吼叫声、拍手的声音等,让孩子在没有图像的辅助下,体验用耳朵辨识不同声音。
3、一起来跳舞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提供更有节奏性,类似舞曲风格的音乐,带着孩子一起摇摆、律动,随着不同风格的音乐,亲子摇摆的方式也能有所不同。
4岁
1、配音员
4岁以后,可以让孩子更主动地参与音乐游戏,变成声音的制造者,尽情发挥创意。例如:帮绘本里的角色配音,用不同音调,为不同卡通角色发声等。
2、欢乐歌唱家
宝宝本来就会随着熟悉的音乐自由哼唱,而过去只要让孩子欢乐哼唱就好,随着孩子渐渐成长,家长可以开始在音高、音准上稍做提醒,鼓励孩子更用心哼唱。
3、我是发明家
孩子在3岁以后,会逐渐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让孩子尽情发挥创意,带着孩子利用身边的器具,发明自己的乐器,例如:瓶罐沙铃、铁桶鼓、吸管排笛等,孩子也会从中察觉不同物品的音色有所差别,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5~6岁孩子的音乐活动
5、6岁,是孩子能较稳定学习乐器的年纪,孩子肢体动作已逐渐成熟,并能够理解音乐中抽象符号代表的意义。父母可预备学习音乐的环境,带领孩子认识不同的乐器,尽可能增加直接探索乐器的机会,若家长有演奏乐器的能力,建议演奏给孩子听,让他更深刻体会音乐的魅力。
5岁
1、音乐飨宴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带领孩子欣赏有主题性的音乐,如各个节庆的歌曲,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分享聆听的感受,例如:“音乐怎么听起来这么热闹?”、“为什么一听到这首歌会想到圣诞节?原来是出现铃铛声”。在过程中,孩子可更熟悉不同乐器的音色,察觉乐器在一首歌中扮演的角色。
2、手指谣好好玩
孩子音乐能力和肢体发展息息相关,当操作乐器时,时常会运用到较细部的手指动作,因此,带着孩子玩手指谣,能帮助手指的分化,为将来学习乐器做准备。
安排专注听音乐的环境
当播放音乐给孩子聆听时,应给予孩子纯粹听音乐的机会,尝试在没有视觉刺激、声光效果之下,单纯地用耳朵欣赏音乐,看看孩子是否能在不依赖丰富的视觉刺激之下,还能专注聆听音乐,培养孩子仔细听的能力,也助于提升孩子学习的专注力。
6岁
1、请你跟我这样做
父母可先用固定、单一节奏拍手,带着孩子跟着做出一样的动作,之后,再慢慢带入长短拍的组合,孩子在过程中,会对节奏有更具体的感受。
2、我来当DJ.主题大配对
随着累积丰富的音乐体验,孩子会有自己的音乐偏好。父母可让孩子主动挑选想聆听的歌曲,并让孩子尝试依据不同情境,挑选相应的歌曲,例如:“开心的时候会想听什么?”、“要庆祝妈妈生日,觉得适合放什么音乐?”
3、我是创作歌手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可进一步鼓励孩子发挥创意,展现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自由哼唱,创作不同的旋律和歌词。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