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晓光歌词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著名词作家晓光。
6月6日,由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办的《晓光歌词艺术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大厦举办。来自国内音乐和文化艺术家的专家、学者、词曲作家、歌唱家70余人到会。与会者纷纷就晓光歌词创作艺术的文化特征、歌词的音乐性与时代大背景的融合、歌词所传唱的人民心声和乡音乡情,以及晓光歌词对当今歌坛和歌曲创作产生的积极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发言。
研讨会的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大家发言积极踊跃,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词升发开来,在歌曲的脉络中回顾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历史,情之所至,时而抚今追昔、讲述歌曲诞生时的感人故事,时而击节高歌、在旋律中重温经典带来的恒久魅力。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在研讨会上发言。
晓光是一位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而跻身词坛、又以数量众多的优秀歌词作品而在全国百姓和音乐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歌词作家,多年来始终心怀梦想、坚持歌词创作。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坐标,《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被称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新典范,伴随着几代人的青春梦想,一直传唱到今天。
晓光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善于观察生活、洞察时事动态,创作题材涉猎广泛。他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坚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人,把先进的思想、优秀的文化、真善美的情感融入到歌词创作当中。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其歌词作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广泛共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
晓光歌词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为人做事的踏实作风和严谨态度,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实践。他的歌词善于以清新明丽的语言营造不同情调的抒情氛围,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意境。在他的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典诗词的意境、乡土民谣的质朴和现代语言的锐利。他歌唱希望,我们可以听见“禾苗在农民汗水里抽穗”的声音。他赞美收获,快乐“多的像那星星数不清”。他思恋故园,用“一支竹笛向你吹响”。他讴歌江山,告诉人们“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在这些抒情诗一般美好的意境中,我们看到了亲切与爱意、泥土与乡愁、探索与引领,使命与担当。他的创作动力,永远都来自于人民的情感和愿望,时代的精神和声音。
“用心歌唱,声音才不会嘶哑。”这是晓光深信不疑的艺术信条。我们已经在他作词的歌声里听到了这种温润和美好,也相信这种信念会影响更多致力于歌词创作的年轻人,为中国词坛带来更多清爽的风,创作出更多赞美时代、反映生活、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