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山西省音协原创歌曲采风团走进运城
2019年5月27日至31日,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动我省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鼓舞激励全省人民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力推进我省“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建设,山西省文联、山西省音乐家协会走进运城,开展了为期5天的“礼赞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原创歌曲采风活动。
此次活动由省文联驻会副主席王招宇带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吕欣荣、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白云和我省各地音乐家协会主席以及知名词曲作家、歌唱家一行30余人参加了此次采风活动。
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大时间节点上,为了更好地发时代之声,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本次采风活动精心组织,精妙安排,为采风团成员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本次采风活动,在省文联、省音协的组织领导下,运城市文联、运城市音协的协调安排下,主旨鲜明、主题突出,笔者感受颇深,下文以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为基本架构,将此次原创歌曲采风活动的特色延宕开来。
宫
“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而本次采风活动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扎根人民,走进实践深处,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人民才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建立在人民生活的基础上,歌曲的创作才有底气。因此,采风团先后走访了芮城县惠丰果业公司、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夏县格瑞特葡萄酒厂和厚民晋茶种茶基地,足迹覆盖了农业种植加工、装备制造运输业和文化旅游等三大产业。
在与上述公司的交流座谈中,既有像苹果大姐王亚平的奋斗历程和“千里走单骑”闯出一片天、极富传奇色彩的远勤山追梦之旅,令人敬佩;也有深耕历史,厚植文化,饱蘸三晋情怀,打造民族品牌,对接国际市场的华夏酒庄发酵之路,发人深思;更有齐鲁儿女扎根河东大地,南茶北种,开创三晋第一茶的创业之道,让人惊叹。
从人到事,他(她)们是共和国成长史和中国人民奋斗史的缩影,这让各位词曲作家积累了素材、挖掘了故事、深化了细节,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要用心用情用功谱写好他(她)们的故事。
商
“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沉淀,也是艺术创作的丰厚滋养。因而“观文品史”成为了本次采风活动的又一大特色,其先后参观了关帝庙、永乐宫、大禹渡和司马光祠堂等具有代表性的文保单位。
以“忠、义、仁、勇”为核心的关公文化,拂去尘埃、再现风华的绝美壁画,万里黄河千年古渡,以及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的司马光唤醒了大家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涌动的精神暗河,荡涤在每位采风团成员的心中,久久不能磨灭。脚踏华夏文明发端之处,触摸根祖文化之图腾,感受其包容、坚韧与崇实之风,创作的欲望裹挟着满载的激情在大家不绝于耳的惊叹声中,埋下了灵感迸发的种子。
角
“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创造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艺术取之于民,还要用之于民,惠之于民。因此,采风团不忘初心,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在克服了天气、时间等种种困难,经历了演出场地更换等情况后,不顾全天走访座谈的疲惫,便直接奔赴岚山根开展惠民演出。
晚会结束时已近22点,但大家却一致表示,能够通过慰问演出,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对此,我们义不容辞,我们责无旁贷。
徵
“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礼记•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加强交流,头脑风暴,激发灵感,碰撞出火花是音乐创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故而,观摩运城市音乐家协会民乐团表演和与运城音乐界人士座谈也成为本次采风团重要的环节。运城民歌作为晋南民歌的代表,其以号子、小调居多,锣鼓也是其一大特色。
大家围绕如何做大做强本土音乐,扩大本土音乐品牌的声量,展开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一是要善于接受不同门类的音乐,竖起“多个耳朵”,吸纳多重元素;二是要树立精品意识;三是要善于寻找角度与切入口;四是要富有生活气息,不能一味求大求全。
近年来,运城市音协,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出佳作,推精品。一直为河东音乐、山西音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此次采风活动能够圆满举行,也离不开运城市文联以及运城市音协的努力,从行程的敲定到资源的调度,可谓尽心尽力、亲力亲为。特别感动的是,为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运城市音协派专人专车,来回历经12个小时,把73岁高龄的吕梁音协主席李三处老师,从吕梁接到运城与大家见面,可见其对音乐的尊重,对前辈的敬重。
从左至右依次为山西省音协副秘书长白云、山西省音协主席吕欣荣、山西省文联驻会副主席王招宇、运城市文联主席李清水和运城市音协主席宁国红
羽
“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音乐如水,润物无声。潺潺流水,浇灌着心灵,孕育着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杰出的艺术家,新时代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而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要有高的标准和追求。
省文联驻会副主席王招宇,在本次活动的最后对采风团提出要求:一是要有大情怀,树立高远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二是要有精品意识,潜心创作,精心打磨,努力推出高质量、有影响的作品;三是要注重原创性,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四是要有责任担当意识,自觉把创作活动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繁荣新时代我省音乐事业、文化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五是要自觉报效家乡,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独特作用,传播山西好声音,展示山西美好形象,激励干部群众改革创新、奋发有为。
宫、商、角、徵、羽
谱写了本次采风之行的华美乐章,
也为各位音乐家的艺术创作
铺垫了序曲。
采风团的各位老师
用自己的满腔热忱
勾染了本次采风活动
的底色与本色。
其实,采风活动早在隋朝王通的《中说•问易》中就有记载:“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这里采风泛指搜集民间歌谣。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采风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本次采风活动,是省文联、省音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有效方式。采访团的各位老师纷纷表示,采风结束之后将采风过程中的真听真看真感受,化作心中流动的音符,填词谱曲,为祖国70华诞献礼。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