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乐推广计划”在深圳音乐厅启动
记者今天获悉,由钢琴大师郎朗发起的大型社群类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向经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乐推广计划”在深圳音乐厅拉开帷幕。该系列活动将在接下来的36天时间里,以纯公益性质的文化教育性活动、音乐会的形式走进中、小学校园、音乐厅,旨在拉近福田区乃至深圳市青少年与古典音乐的距离,为古典音乐传播与推广注入“青少年力量”。
(一)“大师论坛”:让孩子“因音乐爱上生活”
11月16日开幕式当晚,以一场“大师论坛”拉开了系列活动的序幕。郎朗的恩师、90高龄的朱雅芬教授、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韦丹文等古典音乐界、教育界大咖,与现场观众一同探讨了古典音乐学习的要点,古典音乐教育的路径与方向,让现场不少家长和孩子受益匪浅。
朱雅芬教授指出,应该让孩子“因音乐爱上生活”。家长陪伴孩子,首先家长要热爱音乐,陪伴不在数量而应在质量。很多家长误认为学习音乐和学习文化课是相矛盾的,事实上,古典音乐应当与文化课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因为音乐不仅有着启智的作用,更能够丰富单调的生活,丰富人生。她同时鼓励学钢琴的孩子多上台表演,这是孩子成长中的宝贵经验,“孩子在钢琴赛中看到的、学到的比拿奖更宝贵”。同时要成为“聪明的参赛者”,琴声响起,享受音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选手享受音乐,评委才会享受到音乐”
韦丹文则指出,学习古典音乐,进而了解世界文化,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他指出,因为音乐,会促使自己去了解更多多国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因为练琴更加自律,更能增加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流;而练琴会经历两个坎:技术和表现力。音乐是一种语言和符号,理解才能感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去技术化、多音乐化”,多做文化的解读,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将音乐当成美来追求,而不是成功,所以考级不应是孩子学琴的目的”。韦丹文同时寄语老师:“老师应是孩子追求的引路人,应因材施教,从技术到音乐都应如此。因为学音乐而让孩子爱上音乐这就是成功。”
另外,他也支持孩子多参加音乐会演出,培养热爱舞台,享受舞台,会分享的能力,这也有助于孩子带着目标练琴。而对待奖项则应明白:“获奖是因为享受音乐”——选手享受音乐,评委才会享受到音乐。
聂冰则直言:“音乐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理解”。同时,音乐会伴随一生,让你聪明,让你善良。目前,深圳交响乐团正在尝试打造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都有和深圳交响乐团同台演出的机会,“深圳交响乐团很愿意为孩子们提供伴奏”。他认为,舞台演出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同时,一个民族的强大,也在于文化的强大。
(二)少年钢琴天才现场奏响经典
节奏复杂的钢琴音诗《幻影》、梦幻而轻快的《阿贝格变奏曲》,高难度钢琴曲的代表《匈牙利狂想曲》,小小年纪的他,将一首首高难度作品悉数完美演绎,层层涟漪的乐音蔓延在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开幕式当晚,有着“小郎朗”之称的青少年钢琴家李俊杰在深圳音乐厅五楼小剧场带来了他的首场个人独奏会。高超的演奏技法与美妙的旋律赢得台下阵阵掌声。所有曲目演出完毕后,李俊杰在热烈的掌声中返场,为观众们额外献上一曲钢琴版《我和我的祖国》,以音乐献礼特区的四十岁华诞。
据了解,5岁半开始学习钢琴的李俊杰,于2014年进入郎朗音乐世界学习钢琴,曾师从郎朗音乐世界教学主任、旅法青年钢琴家赵苑姣,现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韦丹文,被认为是古典钢琴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有着“小郎朗”的昵称,常跟随郎朗同台演出,并曾受邀赴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本次演出是李俊杰的首场个人独奏会,不论是经典曲目的选择还是演出的设计都颇有诚意,精彩的现场演绎更是令观众们赞叹不已。
(三)多名青少年钢琴家将进校园巡演
第四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12月启幕
现场,同时宣布“向经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乐推广计划”正式启动。据介绍,自今天开始至12月,该推广计划将联合福田区乃至深圳市的各中、小学共同举办“古典音乐走进校园”活动,多名参加过历届艺术节“福田杯”比赛的优秀青少年钢琴家将回“家”来,走进福田区中、小学,举办五场形式特别的“演讲”音乐会。
12月21日,在一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之际,“向经典致敬——青少年古典音乐推广计划”将迎来其最高潮部分——第四届“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的启动仪式。届时,郎朗作为发起人将出席启动仪式,四位屡获大奖、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钢琴家毕烨、饶灏、武暄翔、余孟芸将为市民们奉上一场高品质音乐盛宴。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