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于海先生受邀来到山东艺术学院作专题报告
国歌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这位推动“国歌立法”的音乐家来济南了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7日讯“我们的国歌有84个字,37个小节,标准时长是46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
从1935年诞生,《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几代中国人人。我们很多年轻人,国歌从小唱到大,对这首歌都不陌生。但这首歌经历的故事,很少人知道。今天上午,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国家一级指挥,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于海先生,应邀莅临山东艺术学院为师生作了一场《我们的国歌——把国歌讲给你听》的专题报告会。
于海先生依次从“关于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发展历程”、“国歌是国家神圣的象征”、“国歌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和“我们的国歌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5个部分,为大家阐述了国歌之美及其重要性。“我们的国歌有84个字,37个小节,标准时长是46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于海先生动情的说。
围绕国歌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地位意义等,他结合多年的实践经历,以叙事的视角生动地展开讲述。通过音乐播放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旁征博引地讲述了中外国歌的历史和典故,并通过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和背后的故事,阐明了国歌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国歌作为国家声音的标志、民族精神的体现、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公民爱国主义载体的重要意义。他讲到,每一段国歌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国歌也见证着那段光辉而艰难的民族岁月,国歌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也蕴含着一个国家强大的力量。“《义勇军进行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产生了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报告会结束时,在于海先生的带领指挥下,全体师生起立,挥舞着国旗,情感饱满地唱响了激昂的《国歌》。
此次报告会,也拉开了山东艺术学院“艺·思大讲堂”——“乘着艺术的翅膀 绽放青春的光芒”系列活动的序幕。“艺·思大讲堂”是立足艺术院校特点,凝铸艺术专业特色,依托学校“六艺育人”体系,着力打造的又一项“艺术+思政”育人品牌。
据介绍,于海,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七、八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音乐总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连续十年为国歌立法提案,被媒体誉为“催生国歌立法的指挥家”“推动国歌立法的音乐家”。多次担任中国“金钟奖”等全国性音乐比赛的评委、国外担任国际音乐大赛评委,被国家教育部聘为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北京大学等二十余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