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央歌剧院推出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

中央歌剧院推出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

分享到 |
日期:2020-4-2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热老师  浏览次数:

中央歌剧院推出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


4.jpg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时间改变了所有中国人的生活。两个多月以来,从病毒蔓延、封城伊始的焦虑不安,到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众志成城,我们坚定信念、同舟共济,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如令,喧闹都市瞬间静如子夜,疫情如镜,照出太多真情暖人间。新春佳节的喜悦被一个个生命离去的阴霾冲淡,合家团圆的温馨化作对最美逆行者平安归来的由衷期盼。多少慷慨出征,多少青春誓言,前线冲锋的医护人员与居家抗疫的亿万百姓早已情牵一线。如今,在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取得了全球瞩目的阶段性重要成效,而世界各国仍在与病毒搏斗的路上任重道远。疫情过去,阳光灿烂,是全人类朴实而又热切的共同心愿。这个抗“疫”的春天,每个人都在参与着、经历着、见证着历史,每个人都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生死较量中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


以艺抗“疫”责无旁贷


中央歌剧院是代表中国歌剧艺术最高水准的国家艺术院团,疫情期间,在落实党和国家各项防控举措的同时,更深感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肩,推出了致敬战疫英雄的《长江之歌》特别版,用经典作品鼓舞人心;还坚持普及高雅艺术,为武汉的莘莘学子和全国的音乐爱好者们开设艺术欣赏系列网课,开展高品质“云”上文化艺术活动。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在这段日子里,坚持居家练功、坚守心中舞台,在被抗疫一线真事真情感动的每一天,都思考着如何用歌剧人最擅长的方式,把呼之欲出的创作灵感用音乐的语言记录下来。用感动的心谱真诚的曲、用真挚的情唱感人的事,致敬祖国、歌颂英雄、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是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的创作初衷,也是中央歌剧院歌剧人共同的心声。


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从构想创意,到排练录制,都是中央歌剧院歌剧人的由衷之言、有感而发。这部戏由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作曲,并与中央歌剧院刘静女士共同担任编剧,张梦丹担任视频设计和拍摄统筹,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爽、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男高音歌唱家李想分饰医生、病患和病毒等主要角色,小提琴家刘云志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各弦乐声部首席担任室内乐伴奏,中央歌剧院合唱团担任合唱和群众演员,该剧视频版由中央歌剧院视频与舞美团队共同制作完成。


众所周知,歌剧是一门创作周期长、排演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的艺术门类,同时也是最适合用音乐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的一种综合舞台表演形式。该剧的主创团队考虑到疫情形势下的客观条件,选择了用相对简单、小制作的创作模式来定位这部室内微歌剧,来表达大家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对抗疫英雄的致敬。这个构思得到了中央歌剧院艺术家们高度认同,在短短一个多月内,该剧就完成了剧本、音乐创作,迅速创排成型并完成了全剧的拍摄和制作,可以说是达到了纪实新闻的速度,歌剧艺术的高度。从内容上,它体现了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真实状态,用音乐与对白表达了抗击疫情中人们共同的丰沛而真切的情感;而室内微歌剧的形式,是一次基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环境、大背景下的全新艺术尝试,也是对歌剧多样化形式的一次有益探索;选择视频版线上首发,更是依据当下国内抗击疫情阶段和防控政策,为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而确定的工作模式和呈现手段。中央歌剧院在非常时期用非常规思路,对来自于当下真实生活现状的大量素材加以提炼,化心声为歌声,以平凡见不凡,把歌剧人能够做的、应该做的、可以通过努力做好的事情,用心做到最佳,这部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就是他们初心的诚意与表达。


室内微歌剧之“微”,体现于有别于传统意义上歌剧形制的各个方面:仅二十一分钟的时长篇幅、相较普通歌剧仅有十分之一体量的人员规模,弦乐五重奏小型室内乐伴奏形式,三位形象鲜明的主要独唱角色在一段相对凝练的故事情节中展开表演,一组合唱演员兼顾演唱与转场、叙事的群像功能,极简的舞美设计和灯光布景等等。而这部剧的视频版,又是通过摄像机相对微观的视角,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的拍摄、剪辑手法,将剧情与音乐浓缩和展示在镜头语言中。


剧情设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与病毒搏斗。受病魔侵袭的患者在医生的救治下慢慢康复,而医生也在救死扶伤的工作中实现着自己的使命担当,病毒在剧中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既防不胜防,又客观存在,它的狰狞与狡猾象征着危险,也映射着人类恐惧与无奈。病毒虽然存在,但春天必定到来,抗疫之路上,无数英雄正坚守岗位、前赴后继、托起人间大爱,鼓舞着我们走向阳光灿烂的未来。


5.jpg


编剧笔下的场景,正是疫情期间无数医患之间的动人故事的缩影;患者的咏叹,是大病初愈、重获新生之后的思考;医生的歌唱,是白衣天使内心深处的信念;病毒的独白,映射着我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抗击疫情的决心;一组组群像,就如同被疫情改变生活的、最真实的你我,一起走向翘首以待的春暖花开。编剧在有限的篇幅里,聚焦了疫情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三者:即医生、患者与病毒,编剧没有用过多笔墨赘述角色间的天然关系纽带,反而令作品更专注于表达人物关系背后的真情实感。以从微观见宏观的视野,来展现大事件中的小片段,这既是这部微歌剧立意新颖之处,又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在全民抗疫中,每天接受巨大信息流的普通观众来说,是一个举重若轻的、更为凝练的构思。这个故事从千万个故事中来,也是千万个不同故事中的相似片段,在疫情面前,总是平凡与真实的重叠更让人慨叹。


以音传情声入人心  


在这部颇具实验探索意味的原创室内微歌剧中,作曲家突破传统地选择了弦乐五重奏的室内乐形式,来为整部微歌剧撑起音乐背景。作为小提琴演奏家、蜚声海内外的乐队首席,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深谙室内乐形式在细腻情感表达上的优势和所能承载的戏剧性张力,而弦乐五重奏的编制,也做到了与独唱、重唱及小型合唱的规模相匹配。作为作曲者,他选用了具有鲜明性格和强烈情感的音乐元素来进行创作,调性清晰、织体丰富、旋律优美,充分利用了弦乐器的声乐化优势,又注重声乐的器乐化运用,使音乐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相较于大型歌剧,更具有声乐室内乐的独特魅力。


微歌剧的篇幅短小精悍,更要求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音乐情绪转换要快,指向要明确,乐思要连贯,抽象的旋律要具有形象的画面感,音乐主题的引用要能以其广泛熟知度而迅速引起听众共鸣。这些特点在序曲、合唱及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中得以充分体现。全剧以乐队紧张、狰狞的不和谐音开始,营造着难以名状的不安,合唱《迎战迎战》正控诉着病毒对生命突如其来的侵袭,小提琴尖刺的高音就仿佛是那毫不留情的晴天霹雳。戛然而止的音符,引出失去亲人的无言之痛,来不及沉浸在悲伤中,乐队齐奏的三连音就像那逆行而来的英雄的脚步,急匆匆地奔赴。当唱到“四面八方,红旗漫卷”的时,第一小提琴一句交响乐《红旗颂》的主题,瞬间带来鼓舞人心的激情豪迈。在女高音咏叹调《阳光》的前奏十分优美,我们在小提琴的旋律隐约可以听到《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中表达思念音乐动机,以及《培尔·金特组曲》中描绘朝阳的“晨景”主题。二者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充满希望和温情的画面,与画面中阳光透过窗户洒落房间的情境相得益彰。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的演唱温暖深情,她用一曲《阳光》娓娓道来剧中女病患在苏醒后,对白衣天使的感激和对家人的惦念,这歌声好像阳光,重新照进了她的生命,也照进了我们的心里。作曲家将声乐旋律与具有强烈视听“通感”的伴奏动机巧妙结合,实现了风格与意境上的和谐统一,也形成了烘托剧情气氛的强大助推力。当然,这种融合的作曲手法,正是基于作曲家对于中国歌曲五声音阶与西方民族乐派中五声调式和声体系的充分了解和大胆运用。


在“病毒”唱段《我来了》当中,音乐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毒以拟人化的形象展现了狰狞、丑陋、狂妄又狡猾的特点,这是基于人类对新冠病毒有了一定客观认知后的判断。作曲家首先选用了乐队各声部强有力的七度不和谐音程轮奏,就像它突如其来却又恶势汹汹的闯入,强烈的戏剧爆发力也反映了人类内心毫无防备的慌张;其后又运用拨弦与附点切分节奏的多次出现,体现了病毒反反复复、难以琢磨的狡猾特性。这个晦暗狡黠的唱段,与男高音歌唱家李想的精彩表演合二为一,堪称亮点。


男高音的咏叹调《春天必定到来》极为感人,它是白衣天使的内心独白,也是逆行英雄的真实写照。这首歌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唱词朴实无华,音乐情感真挚。男高音歌唱家李爽用高亢的歌声和丰沛的感情,唱出了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操与使命担当。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千千万,震撼心灵的感动凝聚在一瞬间:我们坚定信心,合力抗疫,春天必定到来。


这部微歌剧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歌剧的演唱形式,根据剧情需要,运用独唱、重唱与合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开场合唱的《迎战迎战》,用威武的气势和有力的节奏渲染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定意志;而全剧最后一首合唱《阳光灿烂》,则唱出人们发自心底的深情与感动。“这次艰苦的战争,倒下许多医生,这次共同的战疫,站起无数英雄”,那纯净的天籁,是逝者安息的宁静;那高亢的和声,是对人间大爱的歌颂。作曲家用充满光明色彩的降E大调来结束全剧,预示着人们心中对疫情过后,阳光灿烂的渴望和期盼。


镜中之境移步换影


室内微歌剧《阳光灿烂》,是中央歌剧院第一次尝试以视频版首发原创新剧,也是疫情防控期间艺术创作上的一个应时而生的选择。作为国家艺术院团,中央歌剧院的歌剧人展示了不拘一格的艺术先锋精神,也为未来歌剧创作形式的多样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它区别于舞台呈现给观众的全方位的视听感受,而是通过视频的镜头语言去引领观众欣赏和感悟。如果说,舞台版的歌剧可以通过舞美、灯光、布景等各个方面来配合演员的演唱和表演,那摄影机镜头拍下的画面,则需要将这广义的表达,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具象为一个个影像信息,来传递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思路、表达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全剧都是以极简的黑色幕布作为背景,仅通过一个病房的环境背景来呈现医患的人物关系,小规模的制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演员的表演空间,而此时视频镜头语言的组织和运用就对剧情做了很好的补充和解读,与光影的紧密配合还更具象征意味。


男高音咏叹调《春天必定到来》是医生的内心独白,演员特写镜头中,暖黄的灯光始终追随在救死扶伤的医生身上,它象征着白衣天使传递生命之光、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念之光和疫情过后春暖花开的灿烂阳光。再如剧中病毒的唱段《我还会再来》中,象征生命受到威胁的红光一直笼罩在身着黑衣的“病毒”头上,随着歌词“世界无限大”,镜头切到演员近景,那束红光从一点迅速延伸至全脸,象征着病毒蔓延已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场危机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抵御。


剧中对病毒传播的拟人化表达,是通过“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来完成的。群众演员定格在生活化的瞬间,弥漫的烟雾营造了神秘的空间,象征着人类对病毒毫无防备又知之甚少。男高音歌唱家李想扮演的病毒以狰狞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穿梭在人群中,镜头跟随着他的脚步,也牵引着红色的追光,仿佛疫情正在悄无声息地扩散。这种动静结合的拍摄构思,在视频画面中十分巧妙地完成了创作者对病毒传播这一情境的塑造。


在仅有二十一分钟的歌剧视频版中,每一个镜头的切换都有着它特别的意义。比如剧中支援护士和医生在电话中说出即将去往一线的消息,话音未落,镜头借助一个滴注中的输液瓶,完成了从外景到病房的空间转场,也为女病患的醒来做了情节上的铺垫,并将剧情线引到了她的身上。同样,当男高音在咏叹调中唱到“我也有妻儿父母”时,视频画面中叠入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模糊的镜头画面,仿佛诉说着医生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更好地传递了歌词的意境。看似无意,内有逻辑,这些细节将剧情表达得更为自然,体现了镜头语言无声的魅力。这部室内微歌剧由中央歌剧院的创作团队和演职人员,于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极其有限的工作条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制作完成,克服了许多困难,用音乐表达了艺术家们与全国人民一起同力协契、共克时艰的决心,也传递了致敬英雄、礼赞生命的正能量。我们的歌剧人,扎根生活沃土,讴歌人间大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云开月明,春暖花开,过去未去,未来已来。“艺”起抗“疫”的春天,我们一同走过,阳光与希望同在,就是人间值得。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

  • 音乐考级、音乐教程、音乐高考名师课堂在线学习

  • 音乐考级类网络课程

  • 音乐教程名师视频课堂

  • 音乐高考和考研类视频网络课程

相关内容

  • 海外知名音乐人点赞上海12小时音乐接力2020-4-24
  •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将于4月28日起正式生效2020-4-24
  • 西安交响乐团“云上国宝音乐会”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20-4-24
  • 2020杭州现代音乐节 “艺创奖”国际管弦乐作曲比赛启动2020-4-23
  • 戏剧从文艺院团线上突围 看互联网+戏剧的未来2020-4-23
  • 广东粤剧院举办春风入戏·线上戏曲音乐节2020-4-23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