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响乐团纪念贝多芬诞辰系列,将音乐巨人的沉思带到您耳边
8月8日晚,青岛交响乐团在青岛人民会堂演出了《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音乐会系列IV》。
音乐会特邀乐迷熟悉的张橹与乐团一起共同为乐迷倾情献演。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场音乐会张橹具有双重身份:音乐会的指挥和钢琴协奏曲的独奏家。
音乐会以标准的古典音乐会形式上演,以《莱奥诺拉第三序曲》拉开帷幕。
由《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为第二首曲目。贝多芬的首部钢琴协奏曲创作于古典主义音乐成熟时期,采用当时的主流创作手法——先由乐队演奏一个引子,然后钢琴才娓娓道来。相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往往节奏更为严格。也因此,一部分颇有造诣的音乐家在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选择“弹”“指”合璧,不配备单独的指挥,比如巴伦博伊姆、齐默尔曼都采用过这种形式。
不配备独立指挥,并不代表作品简单,需要独奏家与乐队有一定的默契。早在乐团建团,张橹便开始了与乐团的合作,加上近年来张橹活跃在乐团的音乐季演出中,双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张橹边弹边指,与乐队配合默契,共同把轻盈、快乐、优雅的音乐带给了听众们。
下半场,《C大调第一交响曲》上演。作为贝多芬的另一部“第一”,作品亦是C大调,后世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比较统一:既有贝多芬处于探索阶段的拘谨与尝试,也有对海顿和莫扎特的致敬与继承;作品具有幽默、通俗的特点。相比后来著名的“英雄”、“命运”等交响曲,这部作品上演率要低一些。而能欣赏这部作品的现场版,听众们也是很幸运的。
乐团与张橹通过一周的排练,把贝多芬的首部交响曲原汁原味地带给了听众们。
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是贝多芬许多作品都蕴含着的。青岛交响乐团将带来更多的贝多芬作品,这既是对音乐巨人诞辰250周年的致敬,也是携手岛城乐迷共克艰难的艺术寄托。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