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成立20周年演出在合肥举行
8月25日晚,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团成立20周年演出在合肥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陶明伦出席观看。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范荣晖,省文旅厅厅长袁华,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勇,安徽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梅梅,省剧协副主席、安徽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等参加。
演出前,陶明伦会见了应邀参加活动的中国剧协副主席李树建和赵志刚、陈澄、陈明矿等戏剧名家以及“小梅花”团演员代表。陶明伦向几位艺术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向“小梅花”团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陶明伦指出,“小梅花”团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为唱响黄梅戏,传承发展黄梅戏艺术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应有贡献,受到业界瞩目与好评。
陶明伦强调,“小梅花”团全体演职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演人民、用情唱人民,把优秀文艺作品送到人民中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德艺双馨为追求,崇德尚艺、潜心耕耘,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打造精品为目标,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坚持以守正创新为己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精神推进发展,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打响黄梅戏品牌,光大黄梅戏艺术。
陶明伦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继续关心呵护“小梅花”等艺术人才的成长,进一步加大对黄梅戏艺术的支持力度,使黄梅戏这个享誉海内外的安徽文化名片更加亮丽多彩。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成立于2000年。剧团的成立,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部署要求,实施培养黄梅戏新一代人才战略的有效举措。
“小梅花”剧团演员均是经过严格考试选拔聘用的黄梅戏新苗,以青春靓丽的舞台风彩引人注目和喜爱。建团以来,省黄梅戏剧院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大型黄梅戏现代戏《大眼睛的期盼》,青春版《红楼梦》、《天仙配》等经典剧目以及多部小戏折子戏,举办了“黄梅花开新世纪”、“明日之星”等多台演唱会。剧团的青年演员们还相继参加了《墙头马上》《雷雨》《霸王别姬》《逆火》《徽商胡雪岩》《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不越雷池》《遍地月光》《唐诗宋词》《五月的鲜花》《我的离骚》等多部大型剧目的演出,从中得以舞台锻炼,并累积了艺术经验。
二十年,一批又一批年轻的黄梅戏人走进了“小梅花”团;20年,“小梅花”团培养和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黄梅戏人。
“青春”,是“小梅花”团永不褪色的标志,也是最令人欣羡的美好年华。“小梅花”们正是用自己的“青春”演绎着他们情有独钟的黄梅戏艺术,并在黄梅戏艺术的世界里感知真情、锤炼自我。
从“小梅花”剧团相继走出了何云等多位国家一级演员,荣膺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文艺类)青年拔尖人才、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领域“六个一批”(文艺类)青年人才、新世纪黄梅戏“五朵金花”称号等诸多荣誉和奖项。
七位“国家一级演员”何云、袁媛、张小威、程小君、魏瑜遥、王霞、凌夏
此次演出活动由安徽演艺集团、安徽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主办,省黄梅戏剧院、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承办,演出汇聚了20年来从“小梅花”剧团成长起来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代表。
在时长约4小时的演出中,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浙江省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金唱片奖”及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江苏省剧协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淮剧名家陈澄;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淮剧名家陈明矿分别为大家带来了精彩唱段。“小梅花”团几代演员纷纷登台,表演了传统经典小戏、折子戏和新创剧目片段,全景展现了“小梅花”剧团20年来的成长历程,生动讲述了“小梅花”剧团和“花儿”们20年背后的动人故事,多位重量级嘉宾受邀进行现场访谈、互动。
李树建、赵志刚、陈澄、陈明矿四位戏剧名家分别带来经典唱段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