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乐器产业“弹”出幸福生活
一直以来,新疆高度重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阿克苏地区采取积极措施,传承发展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2021年11月8日,新和县文化传承代表库尔班•沙米西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专场新闻发布会,讲述了他和传统乐器的故事。
库尔班•沙米西来自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是一名手工乐器制作人。
加依村素有“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早在300多年前,加依村的人就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制作民族乐器,现在村里有超过一半的农户都在从事都塔尔、弹布尔、萨塔尔等民族乐器制作,是一个家家有技艺、户户有传承、人人有品味的“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08年6月,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库尔班•沙米西说:“我的爷爷、爸爸都是制作乐器的。以前他们制作乐器都凭经验,做出来的乐器样式老旧,音色也不完美。2008年,乡里组建乐器制作技能培训班,要培养一批制作民族乐器技艺的传承人,父亲鼓励我参加技能培训班。一年后,我被县上选拔到新疆艺术学院学习手工乐器制作技艺。”
毕业后,库尔班•沙米西回到了加依村,师从“乐器制作大王”肉孜•巴吾东。同时,库尔班•沙米西娶了师傅的女儿芒丽沙•肉孜,他俩都热爱民族乐器制作。
去年,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库尔班•沙米西组织村里的15个年轻人成立了“故乡乐器销售店”,一边教徒弟们制作乐器,一边销售。他们一个月能做400多把乐器,年收入有100多万,每个人每月有5500多元收入。
目前,加依村有5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都享受补助金。县里把这5名传承人乐器制作点打造成了乐器制作基地,通过带徒弟的形式传承技艺。
村里还建成了1万平方米的乐器制作展销厅和游客接待中心,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参观、购买民族乐器。同时,依托电商平台,加依村的乐器走向了全国。
库尔班•沙米西说:“美西方反华势力污蔑新疆‘文化灭绝’的谣言,我感觉非常气愤,这完全就是造谣污蔑、胡说八道。我们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得到了传承保护和繁荣发展。在我们村子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非常支持,我们的乐器制作技艺不仅可以跟师傅学,还可以上专业学校免费学。在这里,我想邀请大家来我们新疆走一走,来我们加依村看一看,看看我们的民族乐器制作,感受我们新疆多姿多彩的文化。”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