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
国家大剧院“中华情怀·民乐名家”系列:“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 【开票】
演出时间:2021.04.02 - 2021.04.03
演出剧场:音乐厅
演出时长:待定
日期/场次:
2021.04.02 周五 19:30
2021.04.03 周六 19:30
指挥 张列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指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指挥。任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及乐团创作研究室作曲。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演艺学院等团体的艺术指导和客座指挥。
1984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90年代末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深造。先后师从刘静、丰琪和杨鸿年教授。在德国指挥大师班里得到了鲍姆教授的悉心指导与热情肯定。
先后出访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创作了管弦乐、舞剧、影视音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声乐等近百首作品并多次获奖。打击乐协奏曲《关山随想》成为广大民族乐团的演出曲目。近年来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舞剧《大风歌》《长恨歌》;电影《哑姑》《酸枣坡》;民族管弦乐《放飞》《小巴郎》幻想曲和组合打击乐《太阳的儿子》《黄河纤夫》《杨门女将》等作品。其中《小巴郎》幻想曲和《黄河纤夫》《杨门女将》分别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和金奖。
张列的指挥风格细致清晰,深沉而富有激情。善于准确地把握并具创造力地展现作品的内涵。
一位英国评论家称:“中国指挥家张列先生不但对中国乐器的格调与性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对音乐的诠释也有独到之处。在现场指挥时他不仅是平衡音乐、掌握全场气氛的灵魂人物,也让观众随着音乐的默契,进入一个丰富多变、深不可测的感觉世界中……”
近年来,曾与国内的天津交响乐团、昆明交响乐团、陕西省交响乐团、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广东省民族乐团、山东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河南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等团体合作演出。张列的音乐活动遍及各地,在音乐界中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艺术家 范玮卿
著名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核心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客座教授。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研究生,任职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北校区校长。多次出访欧、美、大洋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版《高山流水》、《茉莉芬芳》、《出水莲》、《中国汉乐筝曲40首》等多张古筝经典名曲专集。创立了“卿梅静月”民族室内乐小组、“飞天女”古筝乐团、“古典印象”国乐坊、“国乐风华”演奏家小组多个室内乐团,出版《夕影之诗》、《古典印象》、《沁园春·雪》室内乐专辑。
艺术家 戴亚
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笛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二十多年来,先后多次与世界一流交响乐团及国内交响乐团、海内外中乐团合作举办了独奏、协奏音乐会,在国内外获得极高声誉。90年八孔笛研制成功,经过反复实践并得到诸多著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使八孔笛在舞台演出中独出异彩。2005年获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2008年完成了新课题《八孔笛——新改良竹笛应用教程》一书,作为国家211重点工程项目正式出版。他还致力于笛子协奏曲的开发,先后委约并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陕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释迦之沉默》、《陌上花开》、《飘》、《胡旋舞》、《云》、《雪意断桥》、《空中花园》、《牡丹亭梦》、《玺徙喜》等十三部大型笛子协奏曲,为笛子艺术走向未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戴亚的笛艺技术精湛,刚柔并蓄,北方的豪放与南派的秀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其音乐极富感染力,有“京城笛王”的美誉。
戴亚执教严格,其学生多人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金奖;戴亚本人曾获:1989年首届“山城杯”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5月“国际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笛子第一名。1995年6月台北“第三届民族器乐协奏大赛”笛子第一名。他是全国唯一一位“民乐大赛”笛子三连冠获得者。2017年被授予“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
艺术家 佟凡
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
主演过《中国仪仗兵》《大宋少年智》《战昆仑》《爱情有点蓝色》《澳门的故事》《分界线》等等。主持国家级的各种大型文化演出。多次主持文化部的春节晚会。获得文化部优秀演员表演奖。获政府最佳男主角提名奖。
艺术家 薛琦
现任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大提琴首席。自幼学习大提琴演奏,1985年师从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樊志刚学习大提琴演奏,同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同孙鹏教授学习大提琴演奏。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参加了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赴全国各地的演出,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199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大提琴演奏家俞明青教授,并与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侯俊侠教授学习低音提琴演奏,在校期间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演出,并在人民大会堂新年茶话会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现任大提琴声部首席。工作以来多次随团出访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瑞士等欧亚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所到之处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
艺术家 岳璐
中国广播艺术团女高音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硕士研究生,师从于音乐教育家邹文琴教授。
2007年12月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声乐大赛优秀奖。
2010年3月15日应外交部长杨洁篪邀请为欢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阁下访华的欢迎晚宴上演唱《芦花》得到好评。2018年5月担任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中国广播艺术团重点打造的中国原创民族交响乐歌剧《莫高窟》民族唱法女一号翟蜜儿一角。 2019年4月在国家大剧院”岁月如歌”中国电影乐团建团70周年特别音乐会上演唱电影《小花》主题曲《绒花》。2020年11月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举办第一场硕士个人独唱音乐会获得好评。2020年11月在北京展览馆由中国广播艺术团举办《红楼梦》专场音乐会演唱了《序曲》《紫菱洲歌》和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获得好评。
艺术家 姜克美
著名胡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名誉首席。哈尔滨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CCTV“光荣绽放·十大二胡演奏家”,华乐论坛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
姜克美在胡琴演奏上大胆探索,兼容并蓄,逾越了胡琴乐器之间的界限,形成典雅细腻、雍容大度的演奏风格,在民族乐坛独树一帜。先后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以及大阪,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成功举行个人胡琴独奏音乐会,应邀参加“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等各种国际性艺术活动,与海内外数十个乐团和指挥家合作,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林肯艺术中心等音乐殿堂演奏不同类型胡琴独奏曲,演出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
演出团体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成立于1949年的国家级乐团,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的五个分团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管理水平,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拥有近百人的演奏编制,气势恢宏。七十年来,在我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率先确立和奠定了以弓弦、弹拨、吹管和打击乐为基础的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基本构架,为民族交响乐队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乐队基本构架模式已经被国内外许多民族音乐专业乐团广泛参照或采用。
七十年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形式多样的演出给人们带来鼓舞、激励和美的享受。许多创作和演奏的作品已经成为常演不衰的经典保留曲目。乐团演奏和录制了几千部(集)的电影、电视、广播、磁带、CD等等,为我国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七十年的艺术成就中,乐团培养和造就了众多艺术家,不断涌现出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著名艺术品牌,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以其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奏响亚洲和欧美,先后出访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增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
曲目
民族管弦乐《风》 徐景新 曲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 刘铁山 茅沅 曲 彭修文 编曲
古筝与乐队《小河淌水》 张大森 改编
古筝:范玮卿
民族管弦乐《乡愁》,选自组曲《丝路粤韵》 赵季平 曲
笛子与乐队《山野情》 戴亚 曲 张诗乐 编配
笛子:戴亚
大提琴与乐队《人间四月天》(配乐诗朗诵) 赵麟 曲 张列 编配
朗诵:佟凡
大提琴:薛琦
女生独唱《芦花》 贺东久 词 印青 词 曹文工 配器
演唱:岳璐
板胡与乐队《花梆子》 阎绍一 编曲 刘湲 改编
板胡:姜克美
民族管弦乐《太阳歌》,选自组曲《七彩之和》 张朝 曲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