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相汇,乐声流淌——青岛交响乐团赴河南献演“黄河入海”音乐会
4月23日与4月24日,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连续两晚传出了雄壮的“黄河之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句经典的旋律,余音绕梁。而为观众听众们带来这份感动与震撼的,是青岛交响乐团和兰州音乐厅合唱团。
乐团受邀参加“黄河文化月”舞台艺术精品演出
青岛交响乐团此次赴郑州,是受邀参加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舞台艺术精品演出。
该活动涵盖多种艺术类型:豫剧、秦腔、舞剧、舞蹈、民族音乐会、大型交响合唱等,青岛交响乐团则担纲了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的重任。
同时,这也是乐团“外宣城市”宗旨的贯彻与体现。
“黄河下游”的乐团与“黄河上游”的合唱团在“黄河中游”再相聚
早在4月10日,青岛交响乐团就在岛城携手携手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万捷旎、旅欧男中音刘嵩虎、上海歌剧院女高音徐晓英以及兰州音乐厅合唱团,演出了《黄河钢琴协奏曲》以及《黄河大合唱》,大获成功,好评如潮。
本次,在主办方的邀请下,以上原班阵容在郑州再相聚,为郑州市民们带来了黄河的雄壮之音。同时,还准备了由深圳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张千一:我的祖国》第七乐章“我的祖国”作为返场曲目。
虽然是老搭档再次合作,但是乐团和合唱团对于艺术生产的态度始终是一丝不苟。
4月22日,下午刚抵达郑州的青岛交响乐团,不辞劳苦,晚间来到了大剧院,与兰州音乐厅乐团参加排练。
虽然排练条件相对简陋,在场的艺术家们还是认真、细致地排练。
4月23日,临近演出,艺术家们依旧严谨地走台。
不朽的黄河,永远的中华精神
准备充分,演出必然成功。
上半场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万捷旎与乐团用铿锵有力的交响之声展示了这部中国钢琴协奏曲杰作。万捷旎加演《彩云追月》回馈听众们热情的掌声。
下半场,话剧表演艺术家李仁义担任朗诵:“朋友,你到过黄河么?你渡过黄河么?……”拉开了《黄河船夫曲》的序幕,而随着乐队演奏旋律,当合唱团的高歌,“黄河之水”已经流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乐队的雷霆万钧,再到合唱气势如虹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宏伟的交响之音与嘹亮的歌声完美交汇,响彻音乐厅,在场的所有人已经被 深深地感染。
当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结束之时,观众们鼓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乐团先是加演了《我的祖国》第七乐章, “一条大河”的旋律让听众们的心中再次泛起涟漪。
犹未尽的听众们再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而台上的音乐家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台下的火热的心,加演了《保卫黄河》,林大叶指挥带领观众们与台上的艺术家们共同高歌,整个音乐厅弥漫着黄河之声,余音绕梁……
两场音乐会皆如此,来观演的听众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一句简单的“中!”表示了对音乐家们精彩表演的肯定。
愉快又短暂的音乐会虽然结束了,然而孕育并守护着华夏文明的黄河还在生生不息地流淌着,黄河精神将继续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一代一代继续传承下去。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