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声乐 > 资讯中心 > 天天新知识 > 宋朝叫卖堪比音乐节 个个都是全能唱作人

宋朝叫卖堪比音乐节 个个都是全能唱作人

分享到 |
日期:2021-5-1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热老师  浏览次数:

宋朝叫卖堪比音乐节 个个都是全能唱作人


12.jpg

宋朝酒楼里的伙计和说唱女子,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13.jpg

《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小贩


前几天,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段关于宋朝叫卖的视频,由著名艺人王力宏讲述:宋朝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小商贩最注重吆喝,不仅都有一副好嗓子,还能即兴填词演唱,卖包子的唱“包子令”,卖饮料的唱“甜水令”……假如穿越宋朝,处处都是美妙动听的市井吆喝,就仿佛置身于音乐节。


宋朝商贩叫卖,真的是这样子吗?


不同行业的小贩,用不同的唱词来吆喝


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


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


至于“关扑”,则类似于有奖促销。譬如说,小贩把货物摆在你面前,旁边放一个轮盘,轮盘上画着各种小动物,他把轮盘转起来,让你用飞镖去扎。扎到狮子,几文钱就能买一只大烤鸭;扎到别的动物,只能用正常价钱购买。


不同行业的小贩会用不同的唱词来吆喝,同时也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关扑”。转轮盘扎飞镖是一种关扑,掷骰子看点数也是一种关扑,让你掏出三枚铜钱一起扔,根据铜钱的正反面来定价钱,也是宋朝常见的关扑形式。


我们不说关扑,继续说吆喝。


在北宋风俗宝典《东京梦华录》中,小贩吆喝像唱歌,饭店的伙计报菜名也像唱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您下馆子吃饭,点了几样菜。小伙计听您点完,转身面向后厨,扯起嗓子就唱,把您刚点的所有菜品一五一十唱出来。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大师傅听完唱词,立即给您做。


报个菜而已,为啥非要唱出来呢?


因为平平常常说话,没有用唱腔表达吸引顾客。从语速上讲,唱比说要慢,这样报菜的时候可以给顾客一个反应时间,菜报完了,客人也想明白要点什么菜了。从音高上讲,唱比说要响亮,把客人点的菜一一唱出来,客人能听清有无错漏,同时后厨里那些掂勺的和切墩儿的也能马上得知,需要给客人准备哪些东西,而不必让服务员捧着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跑到后厨去送。


当然,唱肯定比说要难得多,记性必须出奇的好,不然既记不住店里那几百样菜名,也不可能在瞬间工夫立马记住客人都点了哪些菜;嗓子也必须出奇的好,如果是一副公鸭嗓子或者破锣嗓子,唱出来能把客人吓跑;同时脑子也必须出奇的机敏,不然怎么在刹那之间就能把报给客人的菜以及客人所点的菜组合成舒缓悠扬的曲子呢?


在宋朝的饭庄和酒店里,服务员的待遇并不比厨师差。一个合格的厨师,要会煎炒烹炸汆焖溜扒,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同样需要掌握多种绝活儿——嘴要甜,眼要活,手脚要快,记性要好,还要有一副好嗓子,以及在电光石火间就能把菜名组合成唱词的好本事。


从市井到皇宫,处处都是说唱声


不夸张地说,宋朝服务员的这种本事,一点儿也不亚于柳三变、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等大作家。优秀的作家可以“即席赋新词”,一边喝酒聊天,一边随手创作出新的曲调和新的唱词。而优秀的服务员呢?瞬间能用合辙押韵方式唱出各种菜肴的组合,脑子不敏捷不行吗?


宋人笔记里提到,宋仁宗在位时,有个姓杜的宫廷艺人,专门搜集街巷小贩和饭店伙计的唱腔,据此创作了一套乐曲,名叫《十叫子》。顾名思义,那应该是来源于市井叫卖的十种曲调。


宫廷艺人是给皇帝服务的,为啥要从市井叫卖里寻找灵感和挖掘素材?因为宋朝的皇帝也喜欢听叫卖声,唱腔优美的叫卖声。


南宋文献《武林旧事》记载,每年八月十五晚上,皇帝带着嫔妃们在宫里赏花灯,一边看灯看烟火,一边让临安知府从宫外挑选市井小贩。时辰一到,小贩们提着篮、推着车、挑着担,穿得漂漂亮亮,乌泱乌泱进皇宫,在一大片空地上摆起摊来,各自叫卖各自的货品。怎么叫卖?当然还是唱。


《武林旧事》原文写道:“京尹预择华洁及善歌叫者谨伺于外,至是歌呼竞入。既经进御,妃嫔内人而下亦争买之,皆数倍得直,金珠磊落,有一夕而至富者。”临安知府预先挑选形象好和唱腔好的小贩,让他们在宫外等着。圣旨一下,不同的唱腔轰然而作,边唱边往宫里走。皇帝和妃子们成了顾客,循着唱腔去买东西,或买小吃,或买首饰,或买宠物,或买玩具。这些高级顾客不仅给钱,而且打赏,谁的唱腔好,谁的东西地道,谁就有可能挣到大钱。譬如说卖烤串儿的,在外面一串只能卖一文钱,在宫里一串却能卖到一两银子,进宫吆喝这么一回,转眼鸟枪换炮,从某小贩变成了某员外。


可惜的是,宋朝完整叫卖内容已经失传


可惜的是,北宋败于女真,南宋亡于蒙古,和平稳定且非常繁盛的商业文明遭到了毁坏。那些优雅的唱词,那些动听的曲调,那些兴于市井又兴于宫廷的叫卖声,统统遗失在野蛮残忍的战火中,我们再也听不到了。


我曾经用十余年时间读完四十部宋史,也读完了两千余种宋人笔记,没有见到一个完整的叫卖内容。宋朝小贩到底是怎么唱的?宋朝服务员到底是怎么把菜名编成歌词的?非常遗憾,现存文献里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只能想象。


宋元话本里有一出《快嘴李翠莲记》,新媳妇李翠莲给公婆敬茶,出口成章,应该有市井小贩唱卖货品的样子:“公吃茶,婆吃茶,姆姆(婆家嫂子)来吃茶,姑娘、小叔若要吃,灶上两碗自去拿,两个拿走慢慢走,泡了手时哭喳喳。此茶唤作阿婆茶,名实虽村趣味佳。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楂……”


元杂剧里有一出《伊尹耕莘》,第一折有这么一段唱:“俺虽是庄农田叟,闲游北疃南庄,新捞的水饭镇心凉,半截梢瓜蘸酱。”推想起来,宋朝饭店里的伙计报菜名,或许就是这么唱的?客人简简单单点了一道水饭(先煮熟再过水的黄米饭和大米饭)和一道咸菜,服务员马上唱给后厨听:“新捞的水饭……镇心凉,半截……梢瓜蘸酱。”江阳辙,舒缓悠扬。


口号就是宋朝版嘻哈


李清照都给皇帝写过


宋朝人爱唱,也爱说唱,有些吆喝未必是舒缓悠扬的唱,而是节奏很快同时又合辙押韵的说,类似于现代版的嘻哈。《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过生日,每喝一杯酒,都要听宫廷艺人来一段嘻哈。当时的嘻哈,叫做“口号”。


古代中国所谓“口号”,绝对不是慷慨激昂的现代口号,而是像诗一样朗朗上口,可是又不像诗词那样严守格律的韵文,简言之,就是顺口溜,就是莲花落。


乞丐唱莲花落,去店铺讨钱时这么唱:“正在走,抬头看,老板开家大商店,大商店,生意好,一天能赚俩元宝。”一边唱,一边用两块铁片打拍子,现编现卖,非常敏捷。


宋朝大户人家办婚礼、办寿宴,或者新屋上梁时办上梁宴,都有专业的司仪说口号,类似于莲花落,词儿很俗,但是很吉利。


《武林旧事》中宋孝宗过生日,宫廷艺人说的口号则要雅上许多。比如说这一大段口号:“上圣天生自有真,千龄宝运纪休辰。贯枢瑞彩昭璇象,满室红光袅翠麟。黄阁清夷瑶荚晓,未央闲暇玉卮春。箕畴五福咸敷敛,皇极躬持锡庶民。”大概意思,夸宋孝宗天纵英才,爱民如子,生日时满室红光,满天星斗都来祝寿,祝他活到一千岁。


像这样的口号,通常由翰林学士之类的文官提前写好,交给宫廷艺人背熟,在皇帝喝酒时成篇大段地背出来。我们熟知的那些宋朝文豪,像欧阳修、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人,包括出身豪门并且与后宫嫔妃有来往的大才女李清照(李清照有一个远房亲戚是宋高宗的妃子),都为皇家撰写过口号。


公元1143年端午节,李清照写了几首口号,全是五言诗:


“意帖初宜夏,金驹已过蚕。至尊千万寿,行见百斯男。”这是献给皇后的,祝皇后早日给宋高宗生出皇子。


“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这是献给嫔妃的,祝三宫六院的妃子都能得到宋高宗的宠幸。


“日月尧天大,璿玑舜历长。侧闻行殿帐,多集上书囊。”这首口号献给宋高宗,祝他德配天地,功盖尧舜,多多听取臣子的意见。


想象一下,宫里举办端午宴会,宋高宗与娘娘们饮酒吃粽子,宫廷艺人一会儿说唱一首口号,而幕后创作者却是我们的才女李清照,是不是觉得特别欢乐,有一种反差萌?


说唱并非宋朝独有


最早可追溯至唐朝


无论是说唱式的叫卖,还是说唱式的口号,都有一定的音乐性,都能创造欢乐喜庆的效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开心。但必须说明,像这样的说唱决非宋朝独有。


传统相声里有《卖布头》《叫卖图》《学卖菜》等作品,郭德纲郭老板演绎得最好。如今流行较广的,是郭德纲学卖菜:“香菜——辣青椒诶,沟葱嫩芹菜来,扁豆茄子架冬瓜,买大海茄,买萝卜胡萝卜卞萝卜嫩了芽的香椿嘞蒜嘞好韭菜——”这段说唱是从民国时代卖菜小贩那里学来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卖布头》,学估衣商人卖黑布:“气死猛张飞,不让黑李逵,东山送过炭,西山挖过煤……”还有夸那布匹多么结实:“经洗又经晒,经铺又经盖,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其实这种叫卖在宋元明清四朝都很流行,并且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叫做“估喝”。


“估”就是销售,“喝”就是说唱。古代妇女在家织布,完了送到店铺里,交给坐商代为销售。坐商当场发卖,先唱出布匹的尺寸和质地,再唱出合理的报价。这种场面在明朝小说集《三言二拍》里可以读到。


如果往前追溯,我们甚至都能在唐朝寺庙里见到说唱式叫卖。唐朝禅宗有一部非常著名的戒律读本《百丈清规》,该书明确规定,已故僧人的遗物要公开拍卖,由寺庙里的长老来主持,长老先要说唱,唱词里带有规劝世人一心向善的意思。买家纷纷出价,直到有人报出最高价,长老会用四字说唱来收尾。这四字说唱的内容是:“定价——落槌!”


最有意思的是,现在美国的拍卖师竟然跟《百丈清规》里主持拍卖的长老一样,拍卖过程中也要说唱。


当买家们纷纷举牌时,拍卖师会根据出价这么唱:


One dollar bid,now two,now two,will ya gimme two?(一美元出价,现在两美元,现在两美元,谁能出到两美元?)


Two dollar bid,now three,now three,will ya gimme three?(两美元出价,现在三美元,现在三美元,谁能出到三美元?)


落槌成交时,拍卖师会这么唱:


For your money, it’s a honey!(这钱花得对啊,买到大宝贝啊!)


您瞧,从市井到宫廷,从唐朝到民国,从中国到美国,处处都是说唱声。


有鉴于此,现代商家吆喝起来也不妨讲究一点,来点儿旋律,来点儿说唱,别再搞一个大喇叭,反反复复播放“一元一件”“两元一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将心理素质不够好的顾客逼疯。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

  • 音乐考级、音乐教程、音乐高考名师课堂在线学习

  • 音乐考级类网络课程

  • 音乐教程名师视频课堂

  • 音乐高考和考研类视频网络课程

相关内容

  • ​音乐剧的版权与授权分析2021-5-12
  • 音乐欣赏:如何获得更深刻的音乐欣赏体验2021-5-11
  • 音乐科技概览,你想知道的知识点2021-5-11
  • 科技如何影响音乐:技术在古典音乐领域的运用2021-5-11
  • 理工男看音乐——音乐里的力学和数学2021-5-11
  • 科技赋能:音乐课上能“弹钢琴”的专用黑板2021-5-11

更多>>推荐课程

美声唱法-意大利歌曲

主  讲:刘斯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卧龙杯第三届民声大赛赛后采访郭祥义
  •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2011年度中青年教师专
  • 华南理工大学《首届男声专场教学研讨音乐
  • 2011北京合唱节合唱比赛决赛名单
  • 2011北京合唱节合唱比赛拉开帷幕
  • 第八届金钟声乐北京选拔民族组视频

热门标签

第十届中原创交响沈阳院声卧龙杯第天津音乐华南理工2011北京2011北京

教材教辅

意大利歌曲集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98页

isbn:7-103-01022-6

购买价:33元

  • 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
  • 意大利歌曲集

乐器

太平鼓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