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南京民族乐团音乐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南京民族乐团音乐会 【开票】
演出时间:2021.06.24
演出剧场:音乐厅
演出时长:待定
日期/场次:2021.06.24 周四 19:30
演出介绍
渡江胜利和南京解放,是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斗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向东南、华南、西南大进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大大加快了夺取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进程。“4.23”红旗插上总统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垮台,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蒋家王朝”的覆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预示着新中国即将诞生。作为中国近代史起迄点的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终于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主席1949年春天喜闻“南京解放”消息后,在党中央驻地北平香山创作的,气壮山河的史诗手稿曾被中央军委用电报发到各路南下大军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将士。
南京民族乐团特邀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先生为音乐总监,组织优秀的创作班底,精心打造了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这部原创大型民族交响乐由《曙色》《支前板车队》《我—恽代英的诗》《雨花钟声》《血战三浦》《柳堡的歌声》《渡江,渡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八个乐章组成。创作者以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经典之作为指导思想与艺术楷模,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着力表现“1949”中国两种命运决战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的英雄业绩和革命战争的胜利之源;成功塑造“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主体形象;热情讴歌与弘扬在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斗争史册上大放光芒的“渡江精神”。
这部凝聚着时代哲理与历史荣耀的主旋律音乐作品,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排除万难,团结奋斗,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主创 赵季平 音乐总监
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主席。他在中国音乐创作领域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乐坛最具中国风格、中华气质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作曲家,是目前活跃在世界乐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主创 张巍作曲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作曲硕士学位。师从于杨青教授。张巍从事戏剧音乐创作超过十年,其创作的戏剧领域涵盖了歌剧、音乐剧、舞剧、话剧等多个门类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是当今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力全面的青年作曲家。
主创 冯亦同文学撰稿
1941年生于江苏宝应,诗人、国家一级作家 , 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2014 年国家公祭日诗经体《和平宣言》作者。作品曾获南京文艺奖、紫金山文学奖,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
主创 钱晓天歌词创作
职业编剧,欧阳琴书剧本工作室创始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近年来活跃于歌剧、音乐剧创作领域。
指挥 张列
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指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广播民族乐团常任指挥。
演出团体 南京民族乐团
南京民族乐团,江苏省最早独立建制的国有专业民族乐团,也是中国有影响力的职业民族乐团之一。乐团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一个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2019年,在南京市委市政府、建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南京民族乐团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以“市区两级”合作共建模式,重组扩建乐团,建立了职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并邀请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张列担任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 同时,乐团与江苏大剧院正式签约,成为剧院首支常驻乐团。
地处民乐大省、六朝古都,南京民族乐团以传承国乐经典,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始终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播推广与发展创新。乐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演奏家,并与国内、国际众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长期紧密合作,以其纯正的中国音乐风格,富有时代精神的精彩演奏,深受中外听众、艺界人士的赞誉。
乐团足迹遍布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配合南京文化交流访问活动,展示南京名城底蕴,传播中国民族音乐,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水平的交响乐队”,被文化部(现文化旅游部)确定为“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院团”。与此同时,乐团每年推出大量公益性演出,为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做出努力。
多年来,南京民族乐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为创作主题,不断地传承、求索、创新,积淀了丰富的原创作品。2004年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金陵寻梦—中国猴年新年音乐会》并同步向国内直播;乐团创意策划、并邀请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大型民族交响乐《和平颂》,于2005年作为全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开幕式演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献演,如今民族交响乐《和平颂》已经化作“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音乐符号,年年奏响在世界各地;乐团向众多著名作曲家委约的原创民族交响乐作品,如郭文景先生的《桃花扇》,崔新先生的《金陵风韵》、《盛世重光》、《子·水云·归》,许志斌先生的《康僧会》,张巍先生的《解放·1949》,陈思昂、杨一博、孔志轩先生的《国之当康》等作品已成为乐团的经典之作。
演出团体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成立于1951年,自诞生之初,就始终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歌剧为己任。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歌剧团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了郭兰英、吴雁泽、柳石明等一大批优秀歌剧表演艺术家。近年来,歌剧团创排了一大批优秀剧(节)目,多次荣获“文华大奖”“梅花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国家级艺术大奖。
回首60多年的辉煌历程,歌剧团在致力于民族歌剧的创作生产、传承创新同时,不仅成为中国民族歌剧的摇篮,还推动和引领着中国民族歌剧的健康发展。创排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窦娥冤》、《星光啊星光》、《古兰丹姆》、《伤逝》、《原野》、《杨贵妃》、《八女投江》、《青春之歌》、《红河谷》、《天鹅》、《号角》、《星海》、《林徽因》、《青山烽火》、《刘三姐》、《玉堂春》、《盼你归来》、《老兵张富清》等几十部经典民族歌剧。歌剧团还兼收并蓄,学习并传播世界经典歌剧、歌舞剧、音乐剧、合唱音乐会、歌舞晚会等多种舞台艺术作品,先后排演了世界歌剧经典作品《茶花女》、《罗密欧与茱丽叶》、《图兰朵》、《阿依达》、《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托斯卡》等;歌舞剧、音乐剧《花木兰》、《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焦裕禄》、《一爱千年》等;跨界融合作品《时光电影秀》;音乐会《黄河大合唱》、《杨门女将》、《岁月如歌》、《经典中外歌剧选段音乐会》、《情满中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李斯特《浮士德幻想曲》、肖斯塔科维奇《森林之歌》、威尔第《安魂曲》等。多元化的发展给歌剧团开辟了更广阔的艺术道路和国际视野,更充分展示了歌剧团的国家艺术水准和专业能力,时至今日,歌剧团已成为中国民族歌剧领域的领航者,发挥出国家院团应有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受到各级领导以及文化界专家、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歌剧团还先后出访了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加拿大、新西兰、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阿塞拜疆、巴巴多斯等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艺术交流。所到之处,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均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艺术的窗口,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响应时代的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几代歌剧人不懈的追求。作为当代歌剧精神的践行者,歌剧团正在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成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为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文艺精品,为中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曲目
第一乐章 曙色
星移斗转,烽火未央。饮马长城,士气轩昂。
三大战役,凯歌嘹亮。谁主沉浮,九州寄望。
北平晨曦,香山灯火。决策千里,麾动八方。
第二乐章 支前板车队
风雪淮海,支前送粮。手推小车,翻岭过岗。
戎马倥偬,运河堤上。千村万户,舟楫帆樯。
大军南下,人心所向。胜券在握,不可阻挡。
第三乐章 《我》——恽代英的诗
百年忧患,神州陆沉。十月炮响,东方潮涌。
五四呐喊,青春觉醒,少年中国,红船启程。
面壁图破,击水中流,昆仑热血,荡我心胸!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
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
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恽代英1920年所作新诗*
第四乐章 雨花钟声
风雨如磐,大夜弥天。铁窗岁月,心红志坚。
砸烂枷锁,拯民水火。坐穿牢底,迎接黎明。
血染圣地,丰碑矗立。雨花英魂,自由钟声!
人生自古谁无死,况复男儿失意时。
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
——谢士炎烈士《狱中诗》
第五乐章 血战三浦
己丑四月,挺进长江。三浦之敌,负隅顽抗。
前哨激战,英勇无畏。据点拔除,红旗飘扬。
扬我军威,壮我士气。天降大任,舍我其谁?
第六乐章 柳堡的歌声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阳春已至,新天新地。慈母针线,心系千里。
情歌一曲,穿山越水。悠悠诗经,耿耿楚辞。
第七乐章 渡江 渡江
船载星月,帆挂朝云。飚起湖口,龙动江阴。
春汛之夜,东风破敌。小丫摇橹,历史留影。
雄师百万,天堑作证。五岳书写,赫赫功勋。
第八乐章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