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年来考研人数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而前天晚上教育部公布了24考研的报考人数——438万。
人数下降!九年来首降!直降36万人,同比下降7.59%!
下面给大家汇总了24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和面对以上变化,25音乐考研人该如何应对?赶紧来看一看!
一、24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
从历年考研报名人数可以看出,2014和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下降,2015年以后都是呈上涨趋势,22年涨幅尤其大,报名人数在2023年达到了峰值,474万。
并且,近几年各省(尤其是高教大省)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也明显趋缓,如四川、陕西等地,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出现了普遍下跌的情况。
而24考研的报考人数是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也证明了今年是“考研热”开始降温的转折点。
导致考研人数下降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1.就业形势严峻,考研预期降低
大部分人选择考研的原因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的就业,而有些人认为读研两三年的各方面投入和最终换来的机会不均等,就会考虑要不要读研,于是一部分人选择直接就业。
2.考公人数上涨
最新数据统计,今年国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加36.5万余人。
有句话说“宇宙尽头是考公考编”,很多人读完研还是会选择考公考编,一些人考虑选择本科毕业直接考。
3.推免比例增加
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两种形式,一种推免,一种参加全国统考。在推免比例增加的情况下,留给统考的机会就会减少。
4.跨专业考研门槛变高,前置专业有要求
考研选专业时,很多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像跨考热门音乐类相关专业,今年有不少高校发布对于跨专业考研前置专业有要求,不符合条件,非相关专业考生不得跨考。
5.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严格
近几年研究生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部分高校陆续宣布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延长硕士、博士就读年限。也就是说,一方面读研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想“混学历”越来越难,考上并不等于就能顺利毕业,于是一些人也会谨慎考虑到底要不要读了。
除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一些人选择出国留学等等,多方面影响。
二、面对以上变化,25考研人该如何应对?
不管24考研人数上涨还是下跌,25音乐考研的同学既然决定了要考研,就要打起精神来开始准备,因为无论人数怎么变换,考的分高才是王道。
25音乐考研的同学也不要以为时间还有很多,学业、实习等很多原因都会拖慢你的备考进度,特别是跨考的同学,越早开始准备,上岸优势越大!
准备第一步:学科入门
什么是学科入门?
1.对音乐考研各学科进行初步的了解
2.基于了解进行择校择专业
3.购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指定的相关教材
大家可以按照以上顺序进行准备,不颠倒。目前大家不必立刻进行择校择专业的最终确定,但可以开始收集心仪院校和专业的资料比对观察。注意,最迟明年暑假前确定下来。
准备第二步:择校择专业
当你对音乐考研各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时,就可以进一步考虑择校择专业。
确定专业
音乐考研各学科细分了很多专业方向,在你仔细了解清楚各个专业的不同之后,你就可以开始确定目标专业了。
确定目标专业往往跟你的职业规划息息相关,例如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老师,选择学科音乐教育&学科教学音乐专业是比较合适的。
选择院校
选择院校的时候大家要考虑什么因素呢?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院校所在的地区;院校的综合实力;院校的学科实力;个人的关系发展;往年的真题风格(肯定会包括其他因素,这里只列出了一些较为广泛的因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由于自身的情况不同、考研的目的不同等原因,所以每一种因素在自己的决定中所占据的权重是不相同的。
准备第三步:确定考试科目
当你选好了专业和院校,就要确认需要考哪些科目了。登录目标院校的研招网,查看历年的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简章,基本可以得到你要考的科目信息和其他需要知道的东西。
你需要确认的事情:英语一or英语二,专业科目是什么。
考试科目包含:
政治:大家考得都一样。
英语:英语一难度大于英语二
专业课:这个就看目标院校的安排了,所以一定要关注目标院校研招网的信息。
准备第四步:拟定复习计划
每年3月,常常都能看到一些经验贴称自己只花了三个月就成功上岸985的。在此小晴想说,各位同学最好不要效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得足够充分,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在25考研初期,大家最好对于考研的整体阶段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把握,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自己的计划,才可能将整体的复习节奏把握得很好。
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复习任务、计划安排以及心态起伏,每一个时期的自己会有不一样的任务和心态,所以要尽可能的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要做什么、会有什么任务以及心态上可能会出现哪些状况。
中音在线:在线音乐学习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