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的一个学生参加了一个声乐比赛后对我说,有个评委说我唱歌用的是假声。这使我想到许多年前,我的一个声乐老师给我唱了几句高音后说,这是假声,毫不费力的。记得我当时是一脸的惶惑。因他唱的所谓的假声,和我脑子里的假声形象是截然不同的。直到昨天,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尽管他唱的不是纯粹的假声,但相对于平时讲话的声音而言,确实有所不同,也许就算的上是假声了。
因此我想到,那位评委之所以认定我的学生用假声唱歌,也许因她本人是用大本嗓唱歌吧!因她不知道除了用大本嗓唱歌外,还可以用真假混合声唱出她认为的那种假声,还可以让真声多一点,也可以让假声多一点,并且可以改变歌唱的音色。也如同我过去认为京剧里的花旦都用假声唱戏一样,皆源于自己的浅薄啊!
对于歌唱者而言,如果不将假声的概念搞清楚,也许将永远无法迈进声乐的大门。我的老师和那位评委都把真假混合声说成假声,但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对其的肯定,而后者则相反。
每天都有人在网上,争论着假声的概念问题,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而这种概念又无法用具体的形象尺度固定下来,使人一目了然。这也正是声乐不好教,也不好学的缘故吧!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