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日本各个角落的数百万架二手钢琴,正在形成一股“暗流”涌向中国,以超低价格、参差不齐的质量、非正常的销售渠道,冲击着国产钢琴业的正常发展。
陈时俊
21世纪经济报道报记者 陈时俊 珠海、广州、上海报道
国内市场上,不少商家会明确标注所出售的是二手琴,故而给出价格折扣,这并不鲜见。但是价格高昂的一手琴市场上,却并不一定干净。
比如,由于商家与部分琴行有着私下协议,低价从海外进口而来的二手琴通过“老树刷绿漆”的形式重新进行翻装后,以全新一手琴的价格向消费者进行出售,而产品前后售价的差别动辄就达数万元。
广州一家大型琴行负责人刘明告诉记者,不同琴行进口二手琴的年份偏好都不同,其中有一些琴行更偏好于收购年代较新的日本钢琴,这样更容易卖出好价钱。有不少琴行会对不太懂行的钢琴初学者推销所谓的“日本原装琴”。实际上,这些可能只是二手琴重新翻修包装后的成品,属于明显的销售欺诈。
另一位钢琴行业内部人士则透露,经营二手钢琴的贸易商有各色职业背景,包括汽车销售、食品添加剂经营者、服装商户等,甚至还有保安。一些零售门店每售一架二手钢琴的毛利大约有一万元左右,利润要远远高于普通钢琴。有些商户为了进一步提高利润,甚至将二手琴冒充一手琴卖。
此外,在“以次充好”销售的过程中,一些琴行还会“邀请”培训机构的琴师向消费者提出所谓的“专业建议”,增加销售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珠海、上海等地采访发现,不少钢琴培训机构均有专业琴师存在刻意压低本土钢琴的声誉而“分外推崇”海外二手琴之举。
普通消费者在选购钢琴时可能面对的迷惑与蒙蔽,由此可见一斑。
“原装进口钢琴”内幕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二手钢琴市场中,以上海、珠海两大沿海城市进口、翻新改装的规模为最。珠海的钢琴加工比较成熟,已有20多年的历史,规模较大,因而要价也更高。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上海二手琴产业,则主要是以低价取胜,在业内口碑不算良好。
包括上海顶胜钢琴、上海保雅乐器在内的多家二手琴公司,均属于规模较大的翻新销售商。初建于1999年4月的顶胜,自称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之一”,下属机构包括上海徐汇蒂伊文化艺术进修学校、上海蒂伊乐器有限公司等。
熟悉该公司的前述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顶胜钢琴内部真正从事翻新维修工作的工人并不多。公司对外宣传的一些所谓“原装钢琴”,实际上根本未对内里的损坏零件进行更换,而仅仅只是进行粗略的外观修整后便直接对外销售。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