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提琴家卡华高斯\Marco Broggreve供图
今届香港艺术节有两个钢琴独奏会,同样也有两个小提琴独奏会,其一是二月二十八日朴惠允联同钢琴家奥歷的音乐会,其二是三月十三日卡华高斯联同钢琴家佩斯的音乐会。主办机构称此音乐会为“卡华高斯、佩斯与贝多芬”音乐会。
选奏三首小提琴奏鸣曲
既然音乐会是以贝多芬为题,当然音乐会里必定有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事实上,今次音乐会绝对是贝多芬专场,盖因卡华高斯所选奏的,尽是贝多芬的作品。他将会选奏三首乐曲,计为:《F大调第五号》“春天”(作品二十四)、《A大调第九号》“克罗采”(作品四十七),以及《D大调第一号》(作品十二之一)。
在介绍这些乐曲之前,笔者倒想提及一个颇为有趣的课题。单以数量而言,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产量,远远超过小提琴奏鸣曲;前者有三十二首之多,后者只有区区十首。必须承认,这些小提琴奏鸣曲的普及程度,比钢琴奏鸣曲大有不如。
不及钢琴奏鸣曲热门
随便举两个例子以兹说明。其一,著名音乐学者Charles Rosen在其巨著Sonata Forms(奏鸣曲的曲式)里,当提及贝多芬时,只提述他的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却隻字不提。其二,日前笔者在本栏介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时,推荐乐迷细阅Drake的The Beethoven Sonatas and the Creative Experience。其实,他书名所指的Sonatas(奏鸣曲),是独指钢琴奏鸣曲,而绝对没有小提琴奏鸣曲的份儿,但他书名连加上一个Piano字都没有,就假定读者必定明其所指。由此可见,但凡提及贝多芬奏鸣曲,一般认定都是指钢琴奏鸣曲,那有小提琴奏鸣曲的份儿?
笔者很想为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喊冤。虽然数量上的确比不上钢琴奏鸣曲,但音乐价值很高、而且足为典范。在介绍乐曲之前,笔者想指出乐迷必须注意的一个重点。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与前贤及后辈的作品迥然不同。但凡这类乐曲,如果有钢琴伴奏,钢琴的职能仅属辅助,因此两种器乐明显有主从之别。这一点笔者日前在本栏介绍朴惠允的小提琴独奏会时,已予明确解说,在此不赘。
然而,贝多芬独树一帜,刻意把伴奏的钢琴提升至与小提琴平起平坐、无分轩轾的地位,目的是要营造铢?悉称的局面,让两种器乐在对啃互动中激发最大的火花。如此一来,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已经脱离独奏乐的范畴,而俨然成为二重奏(DUO)。必须明白,按照曲种划分,二重奏属于室乐(Chamber Music),与独奏乐有泾渭之分。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