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说学小提琴是“童子功”?成年人学习小提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小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与小提琴这门优雅的艺术擦肩而过。然而,十多年后,当我重新拾起小提琴,奏响起还不那么闲熟的曲调时,我对人生更有新的一番体会。学习小提琴并不是“童子功”,更是没有年龄的界限。在这个世界上,男女老幼,有多少人爱慕它、欣赏它,美妙动听的音符出自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双老老嫩嫩的手。一个成年人,只要他不是“音乐白痴”,而且有着健全的听力,那么他都可以成就小提琴的魅力,同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穿透在小提琴优扬的乐声当中,使自己拥有一身小提琴演奏的精湛技艺。我认为,成年人学习小提琴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生理机能的局限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
成年人与小孩子相比较,有更多我们日常并没有过多在意的“毛病”,那就是“想得太多”,成年人最喜欢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就是思维方式过于复杂,心里的杂念太多。人一旦成年,他们就总是会把自己往老年方向去想,有时候自愧不如,因而严重缺乏了对小提琴学习深造的自信心、决心和恒心。
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小孩子才不会想着自己变老,他们反而渴望着自己长大。总的来说,小提琴,只要你喜欢,什么时候学都不晚。小提琴演奏,是一种机械式的上肢体力运动,要规范好姿势,掌握好技巧,把握好音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功夫,不能带任何花巧。成年人有时候会禁不住寂寞,喜欢在动作上画蛇添足,这样非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影响了自己学习的效果。
学习小提琴是自学还是从师?对这个问题我估计是学习小提琴的人问得最多的。我个人怎么看待?提琴类乐器其实都不是好学的,尤其是小提琴,能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学的乐器,没有五年以上的功力基本上都是不能给人随便献丑的(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天才型的人才)。要想基础牢固,并且能熟练地演奏,起码也得花个十年八载的时间,并且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在这段时间里,有些人会觉得很享受,有些人却会觉得很痛苦,这只是心态问题,那么唯一可靠的就只有毅力了。
以我个人来讲,我是先自学,后来再从师。我觉得,既然决心想要学好,最终还是得拜师求学。虽然说自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得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从师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能指正你的错误和姿势,让你能轻松地去成就自己的小提琴梦想。也许,我在音乐方面本来是有些天赋的,小时候学过二胡,所以从入门到上手还是比较快。不能以我个人为例,所有成年人学习小提琴,靠的是两个字——坚持。无论前路漫漫,自始至终就是坚持!成年人学习小提琴应该给自己定立一个目标。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是我个人的体会和想法,但我觉得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跟所有爱好小提琴的朋友们分享。成年人怎么样给自己定目标呢?那就是,比如当你是20岁才开始学的时候,你就得要求自己30岁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到了40岁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而到了50岁的时候又得是什么样的水平?……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有了这样的目标,自己的学习才会更有方向,有动力。否则,不论你是自学还是从师,继续学下去都会很迷茫。所谓定立目标又或者是说,从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就得问自己,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娱自乐,令自己的业余生活增添乐趣?还是希望能够加入社会上的某些团体组织,跟别人一起合奏、演出交流?还是希望有机会遇上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举办活动,能上台给街坊们献艺?……
我的目的就是上述的第二条,希望自己能学有所成,参加当地的乐队团体。目标,都是自己定的,不论自己定的目标如何,这个目标就是我们追逐的理想,我们就可以朝着自己的梦想而进发!最后,我也衷心祝愿所有学习小提琴的成年人,能从小提琴的动人乐声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能用小提琴演译出自己不一样的人生。(作者:jm0750)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