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已被传诵千年。短短22个字,苍劲有力,豪迈奔放,把诗人的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竹笛演奏家马迪以诗意谱曲,创作了同名的竹笛独奏曲,在发挥唐诗古韵的同时,将长安乐风融入乐曲里面,以西安鼓乐作为创作素材。据传西安鼓乐是唐代流传下来的音乐,故有音乐“活化石”的美誉。
全曲分为“感慨的慢板”和“思涌的快板”两段,用G调或F调低音大笛以筒音作低音la演奏。以乐曲的分段结合诗歌的分句,“感慨的慢板”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思涌的快板”就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乐曲开首四句已把全段的悲凉氛围确立,慢板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音头,要以叹气的状态吹奏。低沉的气息与乐句的大线条互相配合,音阶里的变徵音在筒音作低音la的指法中更突出。后四句是前四句乐思的延续,并以相同的乐句结束。这部分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的反映。接着的乐句向高音区发展,两组四小节的对称乐句分别以强和弱的音量演奏,对比鲜明。然后音乐继续抒发情感,把刚才的两组乐句加以阐述。诗人看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明主,也看不见后来会出现的贤君,既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禁“念天地之悠悠”,乐曲进入“思涌的快板”。
这一段以慢起渐快的八分音符转化为十六分音符乐段,加上中间悠长的广板以及紧接的循环呼吸快速乐段,表现了苍茫的天地与浩瀚的宇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潮涌流不断。快板最后戛然而止,全曲的末句又回到首段的意境,这一句也是“独怆然而涕下”的写照。诗人抚今追昔,未来又遥不可及,故只能斯人独憔悴,慨叹自己生不逢时。
陈子昂的怀才不遇,与马迪的大器晚成恰好是两个人生的对照。马迪在创作与演奏《登幽州台歌》时特别注重诗意与曲意的交融,就是要把这首诗以吹奏竹笛的方式去咏唱。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此曲之前,需要把原诗的内容背景与意思熟读并理解,才能把握好音乐的缓急与轻重,将诗与乐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来。
杨伟杰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