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对我说,辉南是咱家。这方黑土地,养育你我他。小城穿新衣,房子更暖了……”这是我们从网络上下载的歌曲。最近,这首歌曲很红,网友们赞声不断。而这首歌的创作者就是辉南县辉发城镇中学老师于德胜。
于德胜是一名化学老师,出于对音乐的喜爱,他在工作之余四十年坚守着音乐创作的梦想。在流动的音符中,他谱写了一首首歌颂家乡的优美旋律。
年近花甲的于德胜出生在辉南县大椅山乡的一户农民家庭,他从11岁就喜欢上了音乐,并专门拜师学艺。正是这个爱好,让他的人生有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上大学时学的是化学专业,1978年毕业回乡当了化学老师。当时乡村学校大多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1980年,于德胜当时所在的大椅山中学校校长看好他在音乐方面的特长,把音乐课的任务也交给了他。于是他白天研究化学教学,晚上自学音乐知识。随着对音乐的熟悉和了解,于德胜有了一个梦想的方向。他说:“我要用我的思维、我的笔创作出人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1996年,于德胜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征集校园歌曲的消息,他非常兴奋,和同事一起很快将自己创作的歌曲投给了征集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个多月后,录用通知来了。当时我非常兴奋。”说话时,于德胜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后来,他创作的《歌唱美好明天》、《鸟的家》等少儿歌曲又相继在国家级刊物《儿童音乐》上发表。1999年于德胜被评为“全国校园歌曲”优秀曲作家。二十多年来,于德胜创作了150多首歌曲,像《辉发河、我的母亲河》等歌曲更是被乡亲广为传唱。
于德胜不仅热衷自己创作,还热心培养那些热爱音乐的人,辉南很多出名的群众歌手都得到过他的辅导。
谈到梦想,于德胜说:“我想把美好的音乐精髓传承给孩子,使他们的人生能够更健康地向前延伸和迈进。”(来源:吉林日报)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