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名内蒙古边城的小学生和同学们走进电影院,观看了为庆祝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影片,那时,这个小学生的角色是一名小小观众;2009年,已经来到北京工作30多年的这名小学生,出现在人民大会堂,观看着为庆祝建国60周年而创作的另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排练,此时,他的角色是《复兴之路》的文学总执笔。
他是任卫新,国家一级编剧、著名策划人、撰稿人、诗人及歌词作家。回想起当时的经历,任卫新感慨万千,“当年那个在边城电影院里看着《东方红》的小学生那时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多少年后他会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为一部具有同等国事盛典意义的作品出任文学总执笔吧?”,但传奇故事,就是这样发生了。
谈王昆音乐会:“撰稿人非我莫属”
去年底,从事文化产业工作已经很少做晚会的任卫新受邀担任“纪念王昆专场音乐会”的总撰稿人。对此,任卫新表示:“由于导演王冼平说,这场音乐会的撰稿人非任卫新老师莫属,并亲自电话相约,于是我就被请去了,这件事儿也确实非我莫属。”
多年来,任卫新在《词刊》杂志开着专栏,每期就一首歌的歌词钩沉,挖掘其创作背后的故事。期间,他对王昆及王昆的先生、著名音乐家周巍峙的作品均有过著述,对两位老音乐家都非常熟悉。
接手“纪念王昆专场音乐会”后,任卫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策划会上,调整了一些音乐会原有的设计。“原本音乐会的结尾是《让世界充满爱》的演唱,但我坚持改换成将《北风吹》放在结尾。”任卫新认为,作为王昆,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每个人都会唱的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也许有人说不出演唱者的名字,但“北风吹”就是王昆。
此外,把王昆演唱的《北风吹》转化为大合唱放在音乐会的最后,还有更深的用意。“北风吹,雪花飘。走过严寒,就是花的原野。其实我们民族歌剧与声乐探索发展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为曾成功策划过许多大型电视专题节目、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人、撰稿人,任卫新表示,他在创作一台节目时最注重的就是“文化内涵”和“反思维意识”。“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出来一条:就自己而言,第一思维所想到的往往没什么更高的价值,因为你第一思维所想到的东西别人也会想到。”
正因为自己总喜欢有着异于别人的想法,任卫新说,在做策划这件工作中,对他来说,最难的永远不是想出一个好点子,而是如何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创意。
谈创作:创作是一种个性的劳动
任卫新的性格非常直率,为了说服别人接受的自己的创意,他常在策划会上,站起来急赤白脸地为自己的创意拉选票。“一个创意是非常脆弱的,拿出一个创意本身已经很难了,但要说服大家认可,却要比创作本身还要难上百倍!”
如今,做任何大型节目都要开策划会,大家进行讨论。任卫新对此并不苟同。其观点是,“我不知道集中许多人讨论这件事儿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真正伟大的艺术其实不见得是大家讨论出来的。”任卫新说,“在创作《红楼梦》时,曹雪芹跟谁集体讨论了吗?贝多芬创作《欢乐颂》以及小仲马创作小说《茶花女》和威尔第创作歌剧《茶花女》时,我就不相信他们还得跟谁进行集体讨论?”
2014年12月1日,任卫新与著名导演赵明合作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剧《花山》正式上演,在历经3年的创作过程中,导演赵明与任卫新相互之间享受的就是这种足够的创作自由和尊重。“我们合作非常愉快,有时俩人在一起思考,一下午并不怎么说话,但最后就是能够通过各自的思考去解决难题。从舞美到灯光到服装到音乐,赵明都是这样,一个一个去谈。我喜欢这种工作方式。”任卫新认为,创作是一种非常个性的劳动,参与的不伦不类的人越多往往越麻烦。
不过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任卫新说有时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出席这些需要众人讨论的场合。“与我合作的很多优秀导演都熟知我的性格,我既然参加了讨论会,就肯定要表达我的观点,从不做随声附和的事儿。一些大导演多年来都很习惯和我进行这种有碰撞的合作。绝不会像有些小肚鸡肠导演,从此再不找你。”
谈成长:爱写诗的建筑工人
现在,“犀利个性”已成为任卫新鲜明的标签,他总敢于直言,发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声音,然而这般犀利性格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任卫新于1952年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小时性格非常内向。“在小学和中学,我几乎一天都不说一句话的。用北京人的话来讲,就是天生‘怵窝子’!”据任卫新介绍,小时候惟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68届初中毕业,任卫新赶上了“上山下乡”,但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报名去兵团未获批准。后来招工他选择了建筑工人。“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走出去看看世界。现在好多人一提起做建筑工人好像特没面子,但我们那时做建筑工人,戴个安全帽,在大工地里生活,是有一种壮志豪情,很威武的。”
任卫新作为内蒙古建筑公司的一名铆焊工,一干就是7年。“直到现在,我对建筑的钢结构都很内行,而且好多活儿现在还能干,家里装修时,没有电焊工,我就让他们给找来设备,自己亲自上焊钢铁构建。”任卫新说,这就叫艺多不压身吧。
在做建筑工人时,由于喜欢读书,任卫新开始了业余创作,他常把对生活的感悟偷偷写进日记本里。“当时喜欢写一些五言、七言不律的律诗,特怕别人看见,笔记本都藏在没人发现的地方。”据任卫新介绍,后来,他在单位的业余演出中,除了上台做些小配角之外,开始尝试写一些三句半、对口词节目,逐渐与创作结缘。
谈转折:创作生涯从报社开始
与创作结缘后,任卫新逐渐在建筑单位中有了些小名气。“大家知道我会写东西之后,就开始让我帮着写车间、班组的总结报告,再之后,就变成了一名业余通讯员,有了参加新闻通讯培训班的机会。”
在一次参加培训班时,任卫新认识了建筑系统一位专职报社通信员,对方看了他写的小诗后,悄然送到《呼和浩特日报》副刊编辑部。“我完全不知道他会把我这些私密的东西送到报社!直到有一天打电话让我去一趟报社,令我大惊失色。”就这样,任卫新忐忑不安地踏入报社大门,回忆当时的心情,任卫新说,那简直神圣有如步向天堂之门。
1976年,中国广播艺术团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人才,姜昆、殷秀梅以及后来写出歌曲《乡恋》的张丕基都属于这一批。任卫新幸运成为其中一员。“当时来内蒙选拔,主要招募创作组的歌词创作人才。”据任卫新介绍,他们到了内蒙古后找对口单位的广播电台,推荐知名作者、诗人进行选拔。专业知名的老作者没有被选中,而业余的青年作者任卫新被列入视线。“当时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抱期望,有一搭无一搭,就把发表和没发表的一大捆全交上去了。”传递信息和递送的,就是当时广播电台一位年轻的音乐编辑,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之后,任卫新的作品被迅速寄回北京,总团领导深被一个年轻业余作者的创作精神所感染,当即批准。任卫新来到了北京。
谈未来:不想再做快餐文化
1976年8月18日,任卫新来到北京,进入专业团体,任卫新一边适应着“不坐班、没人管”的新生活,一边开始努力进入专业学习。“要从诗人变成专业歌词作家,我每天基本都是在图书馆或听音乐度过的。”后来,任卫新又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音乐学院的学习让我又上了一个台阶,培养了我严谨、缜密的治学精神。直到现在我对歌词以及文字都是非常苛刻挑剔的。”
如今,任卫新已创作《永远是朋友》等上千首歌曲,并为许多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型晚会,包括多届春晚策划撰稿。“做撰稿人,主要是随着电视的发展而进入的。最开始给团里的艺术片撰稿,导演邀请的是邓在军。之后越写越熟练,就逐渐融入扩展到这个行当。”
不过,现在的任卫新却逐渐淡出了很多晚会。“如今的电视已经荧屏千家同质化地落入到了一种速配、选秀、婆媳大战之类的缺乏营养的快餐文化,我想做点能够留下来的东西。”据任卫新介绍,他希望能更多创作一些回归舞台艺术本体的歌剧、舞剧、舞台剧。“3月下旬有一台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舞台剧上演以及其它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项目。”任卫新说,希望今后能更多完成这种“有成就感”的创作。
最后,当任卫新得知本报人物版为“传奇”时,他笑称:“我哪是什么传奇?我能把传奇写好就不错了!” (杨霄霄)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