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我要将这首升c小调夜曲献给我的姐姐郑京和,对我来说,她不仅仅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更是我所见过的最饱含激情的音乐家。在我的音乐成长之路上,她令我获益匪浅。
——郑明勋2014年写于ECM出版的唱片《钢琴》内页
女王的样子
天安门西,地铁车门瞬间打开,人流一涌而出,经过方形通道,涌向一个宽敞的扇形大厅。光线从层层台阶之上的一整排水晶玻璃门折射进来,映照着对面宽阔而悠长的走廊,流水的影子从头顶折射到大理石地面,跳跃着,变幻着,波光涟漪。来自四面八方兴致勃勃的交谈声霎时包围了我们,与这里三三两两站着的男女老少交汇在一起,欢愉而融洽。2016年5月8日,星期天,对很多爱乐人来说,这天是一个节日。郑京和,这位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小提琴家,将在国家大剧院拉开她环球巡演的序幕。
她是两个儿子的慈爱母亲,她是大提琴家郑明和的妹妹,也是世界知名亚裔指挥家郑明勋的姐姐。她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及其预科部的小提琴教师,她是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赞誉的英国文艺界最重要的推进者之一,她是韩国政府授予的至高国民贡献奖及文艺界最高荣誉荷马艺术奖获得者。
当晚,三里屯,北京最著名的午夜族圣地。红白两色鲜艳的鸳鸯锅咕嘟咕嘟地翻滚着,食物的香气伴随着袅袅白烟是最好的掩护,没有人认出这个被众人簇拥而来的女士是一小时前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小提琴女王,凌厉的眼锋与运筹帷幄的气场全被收敛在眼角深深的笑纹中,却依然稳控全场,指挥着服务生们安排好就近的几张餐桌招呼大家入座,老太太执意要请客。大家全部热闹地挤在了一个长长的拼桌旁:她的经纪人,慕名而来的韩国朋友,特意从韩国赶来帮她维护乐器的修琴师,负责照顾她陪同她的大剧院项目人,还有第二天公益大师课她的志愿者翻译,中国年轻的小提琴家、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大奖获得者陈曦。橙色的灯光透过古香古色的雕花格映照着每一张面孔,模糊了时光的痕迹。我们端起酒杯,灯光下大师特意从韩国带来准备庆功的高粱酒晶莹剔透,韩语、英语、汉语,高呼着干杯的声音此起彼伏,举着杯子一个个碰过去,认识不认识的面孔上都洋溢着满满的笑容。“尝尝我家乡的高粱酒。”她说。一杯下去,醇香之后,咽喉处掠过一道清冷的辛辣。因为怕她一直没能用餐,在演出后又太过消耗体力,我们尽量让她有时间多品尝食物。她的笑声时常在耳边响起,透着满足与开心。据说大师的两个孩子,一个从事计算机行业,一个从事商务。大儿子也曾就读于母亲的母校茱莉亚音乐学院,现在钢琴成了他的业余爱好。
人们最先看到的往往是神童的光芒然后才是他们的汗水。
与其他很多古典音乐大师一样,郑京和的才华很早便展露头角,年仅九岁就与首尔爱乐乐团公开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母亲是她最爱的人,当她谈起母亲,声音中瞬间透出浓浓的深情。她的母亲一共有七个儿女,其中三位成为国际音乐大师。她说,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积极乐观、乐于助人,情感细腻,深爱着自己的儿女。郑京和时常提起的童年往事中,有一件旁人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一天,母亲郑重地把她带到客厅里,让她用极其礼貌的方式向家里新来的服务人员行礼问好,她说,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在母亲这样身体力行的教育下,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12岁的郑京和,才华横溢,在韩国已经很难找到更合适的老师。13岁时,她在母亲的安排下来到茱莉亚音乐学院,幸运地拜入著名大师加拉米安门下,她说:那时我离开韩国去往美国求学,满怀梦想。然而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小姑娘将遭遇她人生中的第一波挫败感。“周围高手云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技巧、音乐双完美的大咖,置身于他们之中真是深感压力,无所适从。我的母亲及时地鼓励了我,她教我学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她认真对我说:‘你演奏的门德尔松协奏曲不输给任何人’。因此我意识到,只要一首一首耐心攻克和完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追赶得上。”之后,少女郑京和继续遭遇着演奏事业上的挫折,“我曾在高中演奏大赛的预赛中落选,一度羞愧难当,是我的母亲又一次适时地安慰我,为我分析失利的原因:‘这次是因为准备不足,下次你一定会表现得更加出色。’”
从我的琴声里,你能感受到我的情感么
原本约定的大师访谈一直未完成,我抱着小小的遗憾,早早来到她将要出现的中学,当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陪同下的那个矫健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还没等我惊喜,随之而来的就是呈包围之势的摄影记者们扛着各种设备的身影,以及孩子们与众人翘首以盼的目光。我突然对挤上前采访的种种可能性产生了浓浓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无力感。
听完了小乐手们的演奏,郑京和说,“我有着62年的演奏生涯,最开始学习的是钢琴,但钢琴对我来说太大了,于是我开始演奏小提琴。几天后我就可演奏简单的乐曲了,我的家人非常惊讶地告诉我:‘你拉的旋律让我们感动得想哭。’我听了高兴极了。从那一刻起,我尽力去感受悲伤或者欢乐。”
在带领一个九岁小女孩边演奏《引子与塔兰泰拉》边跳相应的舞步,指导她领略了作曲家萨拉萨蒂作品的精髓后,大师课进行到了尾声。郑京和依然神采奕奕地请观众提问。工作人员再一次上前提醒她,已经严重超时,影响了之后的晚餐计划,她干脆地说,“是我自己要来的,也由我来决定,该讲多久。”
一位观众提问:“我看了昨晚的演出,为何您弓子的掌控力如此出神入化,变化多端,感染人心?” 郑京和回答:“我练习过几乎所有的小提琴经典练习曲。这种强化式的训练也幸运地遇见了非常好的老师。在与加拉米安学琴之前,我曾经跟随他的助教,也是他第一个学生马卡达文斯基学习,在那以前,我从未见过一个像马卡达文斯基那样技艺超群的人。加拉米安喜欢强有力的声音,他总是要求我去想象,站在舞台上为三千人演奏,而我的琴声要直抵最后一排。这样的训练使得演奏强音对我而言,得心应手,我不想让人觉得,我的琴声是一个小女孩演奏出来的。但这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最轻的声音,似用一根弓毛演奏,但仍然得让音乐厅中最后一排的听众都听得到。时间对训练来说是最好的魔法,当训练渐入佳境,你就会发现,有限的弓长会慢慢延展,生长出无限的可能性。”
资深爱乐人Peter几乎收藏了郑京和曾录制的全部音像出版物。他说:“与其他顶级演奏家相比,她录音的曲目范围其实不算广,室内乐与当代作品涉及极少。但凡有所出必是精品,她的演奏给人一种抛开所有,一心表达的境界。我2000年在世纪剧院听过郑京和演奏的弗朗克奏鸣曲,非常惊艳,时隔多年仍然记忆犹新。她是目前小提琴家中最投入的一类,百分之百,毫无保留。我着迷于她70年代与普列文合作的经典录音,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与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她当时还那样年轻,却已显露出不输顶级男性演奏家的音色、气势与格局”。
这是一场酝酿了55年的演出,一场演奏者在母亲节对双亲的虔诚告慰,一场圆梦之旅。演出开场前郑京和说,“巴赫是一位永不过时的作曲家”。她在这场音乐会中,演奏了全部六首巴赫无伴奏:三首奏鸣曲,三首组曲,整场只休息了两次。这场演出毫无疑问的刷新了我对古典音乐会的重新认识。第三组曲开场前,大师转回到后台霸气地“刷刷”两下踢掉鞋子,赤足回到舞台开始演奏,至此这一音乐饕餮盛宴达到了顶峰。用Peter的话说那就是:“恰空那么长的曲子,没有一秒不紧抓人心。”
在以精湛技巧为坚不可摧基石的小提琴演奏上,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瑕不掩瑜。原来精细的布局,完美无瑕疵的技巧,精确的音准,那些我一直奉为神一样的存在,其实只是一个华丽的外壳,它绝不应该是音乐的最终诉求。这位年近古稀的女演奏家,用她依旧灵活的双手告诉我们,比完美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一颗带着使命感的心。就像她在开场前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而她要圆一个在一场演出中演奏全套巴赫小提琴无伴奏的旧梦。这一晚的观众无疑也是无比诚挚的,当郑京和回到后台,感动得连说了五次:“中国观众实在是太好了。” 她又说,“今夜我回到首尔还会继续练习,我会聆听我的演奏,去发现那一夜我为何这样演奏,因为在台上,在有观众倾听的时候,他们也参与创造了这一刻的音乐,这种感觉和你一个人拉琴时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我的琴声里,
你听得出我的性别么
我们知道,郑京和、郑明勋、郑明和三人均有机会进入世界知名的茱丽亚音乐学院学习,却不一定知道他们的母亲全力支持他们学习音乐,并在全家移民美国后,以开餐厅的收入承担他们昂贵的学习费用。大师至今依然记得,他们的母亲是如何在餐厅遭遇火灾的不幸面前,没有一句怨言,咬紧牙关四处奔波地解决问题。
我们知道,和大多数国际古典音乐家一样,郑京和演奏生涯的辉煌是以国际大赛夺魁的荣耀启动的。却不一定知道,当她决定参加著名的德国利文特里特国际音乐比赛时,手上的那把小提琴并不尽如人意,于是她的母亲变卖家产,为女儿换回一把意大利制琴名家斯特拉底瓦里于1693年制作的古董名琴。
我们知道,在1967年,郑京和与同门师兄弟祖克曼史无前例地共同问鼎利文特里特比赛的冠军。这一成就也使她得到了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及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机会。却不一定知道,当金奖得主的名单被评委会主席大声宣布出来的那一刻,年轻的祖克曼激动万分不禁泪流满面,而年轻的郑京和却坐在一旁陷入了梦乡。“这是真的,因为我实在是累得不行了。” 郑京和听到这里笑了,她说比赛前练习得实在太辛苦,心情又很紧张,一直紧绷着的弦直到比赛完才放松下来,所以不小心睡着了。郑京和说:“我也有自己一直崇拜、羡慕的人,比如海菲兹,克莱斯勒。如果你也想被别人羡慕,那就需要通过一步步的练习和准备,实现你的目标。所以我一直练琴很刻苦,母亲总说,要想成功就要比别人更能吃苦。” 大师微笑着说。2011年,著名的郑氏三杰再次聚首,为纪念母亲举办了一场特别音乐会。
很多音乐家的成名之路都免不了经历替补演出的传奇——如果他们足够优秀,随时待命,就会在这个或那个转角巧遇机缘。国际比赛的光芒总会慢慢消散,新的、更年轻的冠军前赴后继,而郑京和接下来的表现则是一鼓作气,不落征帆。先是接替生病的米尔斯坦在白宫晚会上演奏,随后于1970年代替另一位同门帕尔曼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这两次重要的替补机会将郑京和一举推向国际乐坛上最显眼的舞台,之后她得到了与迪卡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并与著名指挥普列文及伦敦交响乐团成功合作,从此开始了经久不衰的国际顶级音乐家演奏生涯。即便如此,在欧洲的时候,她仍不忘初衷,继续与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西盖蒂学习。
至今,互联网上有关郑京和排名最靠前的报道之一是发布在电讯传媒集团——也就是著名的英国每日电讯报东家官网上的郑京和手伤之后首场复出音乐会预告,标题为:手指受伤的小提琴家在头脑中演奏了10年。其中郑京和说道:“在一次排练中,我的手指突然抬不起来了,之后就再也不能演奏了,在这些年里,我在脑海中一遍遍的练习,尝试了所有可能的弓法。”另一则是英国BBC新闻于2014年12月4日发布的消息,标题为:著名小提琴家斥责咳嗽的孩童。其中详细介绍了郑京和12年后重返舞台的第一场音乐会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称,当晚,在英国伦敦的皇家节日音乐厅,挤满了期待大师复出后首演的乐迷们,其中很多还带着他们年幼的孩子。“咳嗽声此起彼伏,音乐间隙,还有很多人离开座位,这显然已经开始触怒了演奏家。”乐评人安娜·皮卡德(Anna Picard)说。在莫扎特奏鸣曲的间隙,就在大师即将要演奏的前夕,她对着一个不停咳嗽的孩子的父母说:“也许你应该等她大一些再带她回来。” 之后音乐会进行顺利,郑京和加演了三到四首乐曲。人们对大师此举众说纷纭,乐团的弦乐演奏员伊丽莎白·斯道曼(Elizabeth Stahlmann)认为,“那么多人都在咳嗽,干嘛挑个小孩子说呢。”
从我的琴声里,你能接收到我传递的信息么
如果我们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中键入郑京和的名字:Kyung Wha Chung,除了唱片链接,显示在第一位的是维基词典关于她的词条,第二位就是她在美国茱丽亚音乐学院教书的页面,和其他人洋洋洒洒的几大段不同,比起她的成就,这段简介少得可怜,在学历与学习经历一栏,只写着短短一句话,获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证书,师从加拉米安,后接受过西盖蒂的指导。
我问郑京和:“您昨夜演奏的巴赫,与55年之前有何不同?”她凝视了我几秒钟,说:“2005年的时候,我的手指意外受伤,无法自由弯曲,五年都没有再拉琴。那时我想我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拉琴了。我思考了很多,把它看成是上天的召命。在这期间,我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教书,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钢琴上弹奏巴赫全部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作品。在钢琴上这些旋律线远比在小提琴上演奏时更清晰(因为在小提琴上没有办法长时间保持和弦中所有的音)。我把键盘上的这种感觉转移到了小提琴上,从第一个音到最后一个音。”
在无法演奏的漫长日子里,郑京和每天在自己脑海中凭想象拉琴,依旧保持着高强度的训练,这在外人看来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她觉得自己之前四处演出的状态终于可以沉淀下来,卸下包袱,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及做好对未来的准备。
郑京和谈起她小的时候,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同学中鲜少有亚洲面孔的女生,连女生都不多;当她去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时候,发现整个乐团只有竖琴演奏家是女性。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在茱丽亚音乐学院任教以来,她看到很多才华横溢的亚洲女学生。
这段复出之前的教学生涯,也令郑京和颇有心得,她认为理想的教学形式是一个教师配备一个助教,“因为一个孩子不该每周只上一次课,如果能有人陪伴练琴,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与郑京和学习了四年的青年小提琴家Fabiola Kim说:郑京和大师的小提琴班人数总是很少,她是一个正直而有个性的人,她很时尚,不论谈吐还是衣着,她投入地热爱着生活中的一切,爱憎分明,对待事情有着自己鲜明的看法和主张。像她激情的演奏一样,她的教学风格也是极富激情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对音乐超乎常人的深刻感受,我的每一节课都深受启发。有一次我为她演奏德沃夏克的作品,她对我说:“这是我至今为止收到的最好的情人节礼物。” 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她教会了我勤奋努力,不要自欺欺人,绝对做到最好,做完每一件事,不仅仅是在音乐上,对待生活更是如此。
关于中国钢琴家王羽佳,郑京和这样评价:她的演奏是如此引人入胜,她穿着性感又不会为她的琴声减分,那又有什么不好呢?
三里屯。夜深了,我们站起身来告别,她上前给每一个离开的人以祝福,甚至拽出了藏身于人后的我,“明天见孩子们”,她用力拥抱并亲吻了我的面颊。我突然觉得鼻子一酸,眼泪一不小心窜了上来。她继续认真地感谢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时,大剧院那个忙碌劳累了几天的姑娘杨瑞,突然毫无征兆地晕倒了,老太太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满脸都是焦急地说:“快拿些白糖与湿毛巾,”并指挥我们把她扶到最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直到她终于醒来。大师陪我们走到餐厅外,认真询问、确认了我们是否知道出去的路径,并一再要求杨瑞明天休息,然后,她就那么一直站在门口相送,直到我们一行人走出了彼此的视线。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