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听说过一句话:城里的孩子只能看到几何形的天空。这当然很遗憾,不过在看了《北大毕业的妈妈为9岁孩子制作息表:每天学习18个小时》的新闻之后,我感到自己还是幸运的,我好歹还能看到天空,而那个孩子根本看不到天空。
说起自己给9岁的儿子做的作息时间表爆红,文中的母亲刘女士连呼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这件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和很多北大的同学聊过,他们都觉得很正常,培养时间观念和自律习惯真的很重要!实际上我从小也是这么长大的。”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天空是一个比喻。回想自己小时候,虽然闲暇不多,但还是有闲暇。而这个孩子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闲暇。
有的人会说,这张时间表里不仅有文化课学习,还有钢琴课——美育,跆拳道——体育,还有读书活动,动静结合,安排合理。但问题不在于作息表上是些什么内容,而在于“被规定”这件事情本身。这个孩子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被规定好的,没有任何自己安排的时间。也就是前面说的,没有闲暇。幸好课表上安排的都还是学习类的活动,如果连休闲娱乐也安排在内,也许更可怕,因为连“玩”都给你规定好了。
人是需要闲暇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慢生活”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词语,“发呆”成了咖啡馆揽客的招牌。尤其是处于少年期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是如此敏感而富于幻想,闲暇可以滋养他们的心灵。
回想一下我小时候的闲暇时光都在干些啥呢?阅读中外各种书籍,包括高大上的名著、诗歌、流行文学、武侠言情,写诗和写各种短文,偷偷看台湾言情剧,在家里弹些老师不让我练的克莱德曼(所以也许把克莱德曼布置给学生弹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再就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当我回忆自己青春岁月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正是这样的时光。
教琴之后我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孩子。和他家长约时间,可选择的范围很小,几乎日程都排满了。不过我遇到的还没有新闻中这么极端。新闻中的孩子也学钢琴,但是恕我直言,如果是认真按照日程表来执行的话,这个孩子学琴也是学不好的。很难想象一个被禁闭在时间牢笼里的心灵能体会到音乐的美,也很难想象一个总是被规定着练琴的孩子能体会到弹琴的乐趣。说穿了,钢琴这件乐器本身就是供有闲阶级来玩的,没有闲暇的人享受不了弹钢琴这件事。
人不是机器,一件事情也不见得是做久了就成为习惯——尤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健康的心理需要平衡,讨厌的事做多了反而容易逆反,中学时学习抓得很紧的孩子到了大学会彻底放松,被逼练琴的孩子一旦没人逼就完全不碰琴。其实逆反还是好的,至少说明他的心理能平衡过来。更怕的是不能平衡,出现不可逆转的心理问题。
城里孩子都只能看到几何形的天空,城里孩子所能拥有的闲暇也只不过是零零碎碎的片段,尽管如此,也比完全看不到天空要好多了。不知道这位妈妈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只有(被逼的)学习没有享乐,这样痛苦的人生意义何在呢? ( 音乐周报 虎皮纱 )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