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钢琴,一个盲童的音乐梦
这几天,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看到许多人在转发一个小姑娘弹钢琴的视频。视频里的她正在弹奏的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娴熟的指法,自信而又陶醉的神情,让我们很难相信她是一名盲童。
弹钢琴的小姑娘叫石筱玲,是兰州女孩。“音乐就是她的生命。”这是石筱玲的钢琴老师扎西措对她的评价。
石筱玲出生时便因为一场医疗事故被夺去了光明,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石筱玲的父母再要一个孩子,但她的父母却决定用所有的爱去呵护她、陪伴她。让她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岁时,石筱玲有一次去舅舅家玩,无意间对舅舅家的电子琴产生了兴趣,小手不停地在上面按来按去。看到筱玲玩得这么开心,舅舅便把这台电子琴送给了她。回到家后,筱玲对电子琴爱不释手,每天都抱着这个“新玩具”按个不停。时间长了,竟能断断续续地弹奏几首简单的乐曲。
到了适学年龄,为了让筱玲获得更好的教育,父母商量过后,决定举家从榆中县城搬到兰州市区求学。父亲辞去工作,在兰州市盲聋哑学校(现更名为兰州特殊教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全心全意陪伴筱玲成长。母亲则扛起生活的重担,进入妇幼保健院成为一名月嫂。进入学校后,筱玲的一位老师无意间发现了她在音乐上的天赋,便热心地把筱玲推荐给了一位钢琴老师。筱玲也十分争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筱玲的学习与领悟能力也越来越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钢琴零基础达到了钢琴八级的水平。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扎西措成了筱玲现在的钢琴老师。
没有对盲童的教学经验,使得刚刚接触筱玲时扎西措老师有些手足无措。“害怕她对某些词敏感,也不知道要如何教导。”这是扎西措老师遇见的第一个难题。因为视力原因,筱玲看不见别人弹钢琴的姿势,也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这使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扎西措老师一眼就发现了她的弹琴姿势“很奇怪”。于是,扎西措请来了一位普拉提老师专门训练筱玲的身体协调。经过几次训练,筱玲学会了怎么控制身体,扎西措老师也找到了用触感去教导筱玲的教学方法。
从那以后,筱玲进步得更快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扎西老师发现筱玲的记忆力和听力非常好,经常听几遍音乐就能记住整首乐谱。但有时过人的天赋也会变成阻碍,扎西措老师怕筱玲弹奏的乐曲变成复刻的“磁带”,没有自己的感情。于是,她总会在筱玲面前强调乐谱的重要性。筱玲很听话,她从来没有偷懒去记谱子,而是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个音符。可是天不遂人愿,在解决一个难题之后,往往会面领着更大的难题。
学习钢琴的盲人少之又少,盲谱更是稀缺资源。市面上的盲谱往往和钢琴老师手里的普通乐谱版本有所出入,稀有的盲谱数量已经赶不上筱玲成长的速度了。扎西措老师赶忙寻找购买盲谱的各个渠道,经过多方打听,最终在一个旅居日本的音乐家手中买到了适合筱玲现阶段所学的盲谱。“很贵,像是普通版本的莫扎特奏鸣曲可能是五六十元,但是盲谱的话一首曲目可能就要这个价格,一本乐谱中会有二三十首曲目。”
筱玲的父亲在家照看着筱玲,仅靠着母亲的工资支撑着全家人的花销,高额的盲谱费用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更是一笔“巨额”支出。但筱玲的父母从来都没有过犹豫和抱怨,只要对孩子好,他们什么都愿意去做。
“她的水平已经可以和很多专业音乐学院附小、附中的孩子们相比了,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她能去更高的平台,去更好的地方深造。”怀揣着这样的希望,从来不在微信朋友圈宣传自己教学成果的扎西措老师第一次学着开通了视频号,将筱玲的练习日常发在上面,获取更多人的关注。
“筱玲是个内心强大的孩子,音乐对她来说很珍贵。”在筱玲已经学了很多首古典音乐曲目后,扎西措老师便策划着给她办一场小型音乐会。“音乐会规模不用太大,只要有地方、有人听她弹琴,筱玲就会很开心,我也会很开心。”扎西措老师说。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