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小提琴家温谭口述历史 讲述70年前的重要选择
温谭今年95岁了,在女儿的搀扶下,他回到了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厅——他度过了53年的地方。一把小提琴,一摞老资料,记录了他在半个世纪来,所有关于音乐事业的爱与荣光。
1949年7月17日,对上海交响乐团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解放之后第一场音乐会,在解放剧场奏响。第一首曲目是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命运交响曲》。
音乐中,是作曲家通过充满紧张、严峻和悲怆的音符旋律,迸发出关于斗争的呐喊:坚定地活下去,成为灵魂的守望者。音乐外,上海滩的命运亦如中国近代命运的缩影,经历了殖民和战乱后,终于获得解放,城市新生。新政权在百废待兴中摸索城市治理之道。
手中的琴已经老旧,思绪深处,温谭带我们回忆起解放前后,关于交响乐在上海的往事,一种精神力量,如何滋养反哺着这座经历变革但又沉淀弥新的城市。
【温谭丨上海交响乐团原小提琴演奏家口述历史】
1953年1月份,我从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工作团乐队调来上海交响乐团工作。
我是从作为听众开始,经常听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的演出,我自己也在外面学习小提琴。由于爱好音乐,开始学习音乐,参加音乐工作。当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里很多中国演奏员都像我一样,开始是喜好,然后学习,最后从事了古典音乐的工作。
本来乐团都是外国演奏员,从1936年,开始有中国演奏员,比如小号演奏员黄贻钧,后来是做指挥,是中国第一个职业指挥家。然后陆陆续续,中国艺术家多起来了,尤其是解放前那一年,外国人很多都离开了,一大批音乐学院里的毕业生进来了。
1953年,我进乐团的时候,还有16位外国演奏家,包括意大利指挥富华,也有俄罗斯人,捷克人和菲律宾人。最后离开的是原来的首席小提琴俄罗斯人,其实是犹太人,俄罗斯犹太人,他是1958年离开的。
1949年上海解放以后,有人提出上海交响乐团本来是外国人组织的乐团,跟我们中国人关系不大,希望能够解散,但是当时的市长是陈毅元帅,陈毅同志觉得要保存交响乐团。他说:“交响乐团是好东西,我们要保留,我们可以经过思想改造,好好地为人民服务。”
因此这个乐团就保存下来了,所以我们要感谢陈毅市长。因为解散一个团很容易,但是要把它重新组织起来很难,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应该有自己的交响乐队。
乐团的地址也从福州路567号菜市场四楼搬出来了,先搬到延安路的大房子,然后再搬到湖南路,前几年才搬到这个地方来,上交有了自己的演奏厅。
当时演奏的中国作品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像《森吉德玛》、《快乐的农村》等,后来慢慢中国的作品多起来,比如整理了冼星海的管弦乐作品《满江红》,还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经常经常在外宾面前演。
当然,我们是非常喜欢了,尽管是简单,但是有我们中国的作品,所以演奏起来是很开心和骄傲的。包括后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王云阶写的《抗日战争交响曲》,都很好听,写得很好写得很成功。
比如说《长征交响曲》,后来到国外也有些乐团演奏,因为国外有些指挥是中国人,他们提出把这个总谱乐谱复印之后拿出去演奏,影响很大,因为这个长征是很重要的历史。
还有政治影响也很重要,比如说外国的元首他们来中国访问,我们交响乐团演奏给他们听,让他们印象很深,知道了中国有很好的交响乐团,这个很重要的。
解放后,我们为工农兵服务,我们主动地下场下乡,扩大演出的地方,听众越来越多。有很多爱好交响乐的人,他会从很远的地方,比如说像闵行,他早早就到市中心,等着晚上演出的时候,从闵行郊区到上海市中心,晚上听完音乐会再赶回去。
后来我退休后回聘,做资料整理和翻译工作,也组织室内乐,到2006年才正式离开,前后我工作了有53年。五十三载献交响,往事回想不如烟,我没有遗憾。
【后记】
与温谭先生的采访结束后,我们在上海交响乐团的档案室,偶遇了从德国汉堡专程来上海的学者索菲,她致力于研究犹太德奥时期的音乐。她得知上海交响乐团的档案馆里有珍贵的资料、乐谱和节目单后,通过邮件与上交取得了联系。
此次,她专程来到上海,希望能够找到在战争期间,辗转来到上海避难的犹太音乐家,在当时上海交响乐队的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演出的资料线索。
今天,老档案在隐秘的地方闪着光亮,发挥着属于它的价值,于无声处胜有声。这源于上海解放时共产党人的开明与智慧,在战乱之中,社会变革之时,凭借魄力和勇气,留存下交响乐积淀的珍贵资料。即使条件艰难,精神文化也必不可少。
在上海解放70年之际,也是上海交响乐团建团140周年。今天的上海交响乐团已经是上海的一张名片,有厚重的音乐积淀。今年9月份,上交即将推出“中国交响70年”,这是国内首套采用编年体形式编辑出版的交响乐音响制品,其中收录了不同阶段的作曲家的作品,不乏上海作曲家在解放之后创作的革命主题音乐。
70年来,重视文化和精神的属性一直跟上海相伴共生。在战火和动荡复杂的社会巨变过程中,上海保住了弥足珍贵的文艺、文化、教育事业,为上海今天打造文化大码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文化软实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用文化为城市塑形、铸魂,诠释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