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音:在某个音开始的时候以极快的速度向上一个音孔(二度或三度)增加一个装饰音,增加的这个装饰音几乎不占本音的时值。演奏的时候,手指要低抬,外形上比较隐蔽,不注意的话,是不容易发现。
波音:分为上波音和下波音,葫芦丝上应用的上波音比较多,我们以上波音为例,即在某个音开始的时候以极快的速度打开上方音孔并迅速关闭,从而产生了上波音效果,波音效果必需从本音开始,打开上方音孔后再回到本音,从听觉上能感受到出现了3个音(或5个,通常为单数),比如:1的上波音,实际的效果应该是121或12121,但时间上是有区别的,前两个或前四个通常是非常快的,时值很短,最后一个才是本音,时值稍长。
颤音:连续的波音效果即为颤音效果。比如四分音符的1的颤音,实际效果至少应该是12121212或121212121,如果是二分、全音符或八分音符,则需要增加或减掉实际效果的倍数。
通过上面的说明,大家可以对比打音与叠音共同点与不同点,波音与颤音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了解这些对于掌握这四种常用技巧是很重要的,可以指导自己的练习,不至于走弯路。
以上几种技巧基本上是靠手指来完成的,它们的共同点是速度比较快,那么对手指的要求就是要快速、准确而富于弹性,颤音还要求均匀、连贯、持续时间长。
除了以上例举的四种技巧以外,还有滑音、揉指、指振音等等效果都与手指有关,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一一陈述,请大家举一返三,同样重视。
三、手指与音乐的准确性、连续性和流畅度的关系
手指的准确性主要是指是否形成条件反射,即某个音应该用什么样的指法必需相当熟悉,最重要的是手指必需要有弹性(打开或关闭)。没有弹性的手指是不可能准确演奏乐曲的,因此再次强调。
连续性的问题,一般来说不仅仅只是手指的问题,但手指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手指的熟练运动,连续性无从谈起。
流畅度的问题,也与手指密不可分,大家可以多练习一些连音练习曲(即主要靠手指开闭产生音高变化,而少用舌的练习),比如音阶模进练习曲,琶音练习曲。
关系这些问题,可能到最后的综合练习时一起谈也许会更全面一些,在这里仅仅是强调一下,提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