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音
波音——是由本音与上方二度音迅速地交替演奏1-2次形成的一种音波。波音虽然可以稍微吹的明显一些,但决不能吹的很强、很生硬,不能使音波比本音还强还突出。手指要快放轻落,手指的动作应该一致,除了本音外,其他各音忌用吐奏。波音的速度同样可快可慢,要根据乐曲的速度及音符的时值的长短再决定。
颤 音
颤音——是指由按主要音和上方相邻音的手指快速、均匀地交替颤动而形成的。一般颤音的演奏方法是先将本音发出,接着迅速、均匀地开闭本音上一位的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的迅速均匀交替出现,最后落到本音上。一般用在乐曲的引子或华彩段和高潮中出现,是为了加强效果和烘托气氛时运用。颤音练习是手指运用技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和持久性,还有弹力力度等。所以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长久的练习。练习时手指要按严音孔,不要出现漏气现象,手指要保持松弛状态,要让每个手指都能作到富有弹性和灵活跳动。演奏颤音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并用吐音吹奏音头。颤音可以由慢渐快或由快渐慢。
滑 音
滑音——是葫芦丝演奏中的一种重要的传统技巧。适当地运用滑音,能使葫芦丝的旋律更富于歌唱性,表情更为细腻,其具有圆润华丽的特点,甚至可以产生模拟效果,如人声等。滑音的演奏是通过口风的缓急并配合手指动作的快慢来完成的。是利用手指逐渐开放或关闭音孔(向上或向下慢慢移动到需要到达的音位)所产生的效果,从筒音开始至最末一个音孔之间都可以上下滑奏。①上滑音:从某一较低的音向上圆滑地进行至另一较高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低的音孔顺次从右向左抹向较高的音孔,逐渐开放各孔。在吹奏上滑音时,气息要加以配合,口劲由小渐大,风门由大渐小,口风由缓渐急,由粗渐细。②下滑音:从某一较高的音向下圆滑地进行到某一较低的音,演奏方法是手指由较高的音孔顺次从左向右抹,逐渐关闭各音孔,在吹奏下滑音时,气息的配合是,风门由小渐大,口劲由大渐小,口风由急渐缓,由细渐粗。
叠 音
叠音——是通过一个或几个音,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技巧比较常见,叠音的演奏主要通过手指的敏捷动作,把本音孔与邻近或间隔的音孔快速而准确地按一下。叠音的使用上,一般在乐句的开始和两个同度旋律之间加入上方极为短暂的装饰音,它近似上倚音,但没有明显的倚音效果,其实际音响只是被装饰后的更为突出的本音。这种技巧在民族管乐中较为常见,虽然在一些传统乐谱上没有明显的标明,但在实际演奏中可以灵活运用。一般情况下,过于快速、激奋的乐曲不适合使用,多用于慢速悠扬的乐段。手指不宜抬的过高,动作要迅速,并富有弹性。
打 音
打音——是出现在相同的两个音中第二个音之前的下方二度,也就是说打音主要在连续吹奏相同音高时采用。它与叠音不同之处在于叠音出在本音上方二度或三度,吹奏打音的方法是用手指轻打本位音孔。这种技巧也较为常见。打音的使用上,是在处理相同音时为了把它区分开而采用的一种技巧,在同一音的按音孔上再用手指打一下。吹奏打音时,手指按发音孔要比叠音更快些,按闭发音孔手指动作须有力,如果手指按发音孔的动作慢而无力,会出现叠音的效果,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倚音的运用技巧
吹奏单倚音时,一般只吐前面的音,本音不再用舌吐,而是依靠气息和手指的颤动把本音奏出来,单倚音应尽量少占用本音的时值,一般不宜超过四分之一拍的时间。复倚音一般也只是吐奏小音符的第一个音,其他音都不用吐奏。吹奏中会遇到同度倚音的问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般用“轻吐”的方法吹奏,或采用叠音和打音的方法,效果更好些!
扇 指 音
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演奏方法。可用于《竹林深处》,代替指震音那部分效果很好!记得听过一次《芦萧情》,好象也是用此技巧演奏的,欢迎大家补充!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使这个音发出如微波颤动式的特殊音色,这是傣族民间固有的特殊演奏方法。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同样也会收到很好的演奏效果!建议大家采用!
扇指音与指震音的区别
严格的说扇指音不是指震音,扇指音是指在该音上的手指上下迅速扇动,在演奏扇指音时,也可以利用手指在本音孔旁大约五分之一处上下快速均匀连续开闭形成一种音波。指震音也叫虚指颤音或隔孔打音,顾名思义,不是扇动本音孔,是在本音的下二孔平稳扇动,如果吹奏“3”音时就用右手食指扇动“1”音孔,吹奏“5”时用左手无名指扇动“2”音孔,吹奏“6”时用左手中指扇动“3”音孔。但它们所产生的效果有些相似。
腹 震 音
腹震音也叫气震音,是依靠腑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震动。初学者很不好找到感觉,我练习的时候采用的是在吹一个长音的时候,第一下吹的要强第二下吹的要弱,腑部肌肉也随之有规律的震动,强弱强弱如此反复,开始的时候慢些,随着感觉的出现,再逐渐加快,慢慢的就会找到感觉了。熟练以后再加上喉部、唇部的配合就完整了。它的震幅可随音乐变化的需要,由慢到快或由快到慢。一点拙见,大家不妨试试。
特别音“4”
我感觉葫芦丝的“4”这个音特别的单薄, 不象其他的音那么丰满,实际演奏中有些困难,也不是那么容易演奏出来,控制音准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用的力气大了,它反而声音更弱甚至是没声了,通过练习我觉得演奏它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运用,气流要较缓些,别用太大的力。建议大家在演出选曲时尽量避免使用或者不用它。个人见解,有不当请别见笑,希望大家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