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戏曲大腕强强联合打造京剧文艺大戏
京剧《金锁记》在2006年台北首演后即被选为台湾“台新艺术奖年度十大表演艺术节目”之一,主演曹七巧的魏海敏更是通过该剧达到了个人表演艺术的巅峰。《金锁记》在台湾一经推出,每场演出观众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佳评更是如潮水涌来。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金锁记》事实上是为京剧提供了象征写意之外的另一条明路,是在创作方向上相当成功的一次尝试,算得上是近年来难得的京剧文艺大戏。此剧除了魏海敏以外,还汇集了唐文华、陈美兰等国光剧团的众多精英,精打细磨,堪称精品。而且,最值得指出的是,在台湾戏剧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安祈亲自担任编剧和艺术总监,用她特有的“女性视角”让这部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貌。11月21、22日,这部代表国光品牌的“定目剧”经典绽放,相信会让观众得到一次十分特别的心灵之旅和艺术享受。
台湾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魏海敏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演绎剧中人物曹七巧
量身打造台湾第一青衣超越巅峰之作
饰演曹七巧的魏海敏在剧中要从初嫁的少妇一直演到老年,此中更要通过传统的京剧表演手法,展现人物渴望、失落、压抑的情绪与意识流向,对演员来说,不仅演技、嗓子和体力是极大的挑战,就是对整个京剧的表演方式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全新呈现,难度相当大。魏海敏作为台湾第一梅派青衣,在岛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她不仅扮相雍容华贵、典雅端庄,“以我对她的观察,在美丽大方中透出一种坚忍的意志和果决的魄力。”《金锁记》编剧兼艺术总监、著名学者王安祈如是说。于是,张爱玲笔下这个由愤怒到压抑怨怒到扭曲、甚至于变态之后犹能展现“疯子的审慎与机智”的曹七巧在编剧王安祈下笔之前,已经敲定了非魏海敏莫属,因为她觉得这部戏一定能够将成熟的魏海敏推向一个顶峰。
时空交错 原来京剧也可以这样蒙太奇
京剧《金锁记》与一般传统京剧或新编京剧的最大不同除了题材选择以外还在于其舞台呈现的新颖别致。编创组放弃了原著的时间顺序,而选择主角曹七巧一生中的几个重大事件,以意识流与蒙太奇的手法,通过种种对照映照出正变、虚实、真假、悲喜的变化,体现出张爱玲作品的“华丽与苍凉”。不论是药铺伙计小刘的多次出现还是曹七巧在花镜面前回到少女时代的时光闪回,都证明了一点——原来京剧也可以这样现代,这样蒙太奇。全剧各个场次中时间空间的转换都是以人物意识变换为准,前一秒曹七巧还在说要帮长白找个媳妇定性,后一秒长白就披红挂彩进行婚礼,而曹七巧甚至安坐烟榻都未离开;而且舞台的表演空间都在灯光的设计中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种时空变换的场景不仅符合京剧虚拟时空的特点,而且还显得愈加灵动,堪称一绝。
演出信息:
京剧《金锁记》 2009年11月21-22日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