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下午,来自北京、福建等地的40余家媒体齐聚国家大剧院,参加即将于11月21、22日在这里上演的台湾新编京剧《金锁记》的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外联局(港澳台司)台湾处处长、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肖夏勇、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孟鑫、京剧《金锁记》艺术总监、编剧、著名台湾文化学者王安祈教授、《金锁记》编剧赵雪君、导演李小平以及享誉国际的台湾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魏海敏出席了发布会。在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上,各位主创对这部戏的创作缘起与创作思路一一向大家做了介绍。这部集编剧、导演、演员、舞台设计完全“台湾制造”的新编京剧《金锁记》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作为近年来海峡两岸京剧舞台上难得的佳作,是首次在大陆亮相。
众主创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赵雪君、王安祈、魏海敏、李小平)
爱看京戏的张爱玲几十年后结缘京剧舞台
张爱玲,被人称做是“不染红尘焦火气的传奇”。她是作家,又是个爱戏之人,虽然她自认为“对于京戏是个感到浓厚兴趣的外行”,但张爱玲爱戏却是众人皆知的。但她也许想不到几十年后,一群爱她的京剧人会将她的经典之作搬上了京剧的舞台,让她与京剧有了一次亲密接触,虽然她的小说早已“触电”多次,但出现在京剧舞台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京剧《金锁记》演出创作意念新颖,以细腻的场面调度挖掘出张爱玲小说中的戏感,戏中夹杂许多幻想、回想,从不同的对照中错落地建构人性,层层剥茧般展现其逐渐扭曲的过程,令人称赏。导演大胆设计了虚实交错和电影分镜的手法,运用戏曲身段及写实动作揉合表现,处处神来之笔,充分发挥了现代剧场的特长,让张爱玲华丽而苍凉的经典意象与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