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词与歌唱的关系
音乐剧《桂林故事》中,台词还兼有本土性。它的本土风格与音乐及演唱的本土风格形成统一,丰富了《桂林故事》的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本人在剧中出演男主角毛仔,就这个角色做一些分析。如在第四场中毛仔的唱段:《见妹一眼酥到脚》中,出现的“哥”“角”“脚”等词,均以广西桂林话“guo”“jÜo”来发音。同时,台词的本土性还体现在各种人物和角色的对话中。例如:毛仔的台词中有“老婆,娃仔,妹仔”等等,多多的台词中有“痞仔”等等。总之,台词不仅以内在的真情实感为基础,同时更借助于富有丰富变化的演唱来体现。兴奋激昂时音强声高,气促速快;忧伤悲痛时,音弱声低,气沉速缓;惊恐惧怕时,音粗声烈,气短速驰;平静安详时,音细声平,气柔声稳……人的喜、怒、忧、乐、悲、恐、惊,种种情态都会在演唱色彩上造成各种声态的变化。进而共同体现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关系及情感的变化。剧中人物的表情性实际上是通过具有个性色彩的语调体现出来的。例如:毛仔性格直爽,内心正直善良,但是表面上也有一点玩世不恭、风流不羁的社会习气。所以,在剧中,他的语调是有点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态度的,而在是非原则面前,他的语调又变得严肃而认真起来,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和内心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又例如:老年的耕野,病人膏育,他的台词所用的语调应该是迟缓低沉的,在恍然之间听到满妹的声音时,他的内心深处那种难以克制的激动和情感的爆发,所用的语气又应该是强烈而冲动的。可见,语调的个性色彩正是一个人的性格反映,不仅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且这些特征的结构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他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文化教养、道德观念、生活境遇、情感的表达习惯等对其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与作用,从而使同一性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